我的老家在上海的郊区农村,每逢节假日我总会随父母去乡下游玩,那里也有着很多的上海文化,而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那座一进门就能看见的老灶头。
听我的爸爸介绍,在过去的乡下,灶头一般都是用砖土建造的,因为它不仅有烧火做饭的作用,而且能反映一个家庭是否兴旺发达、团结和睦、勤俭、卫生等等的特点,每逢建房改房时都会把建造它作为每家的大事来研究谈论。土建的灶头一般为三眼灶。一眼煮饭,一眼炒菜,都得生火,而那一眼烧水的,是不用生火的,等到饭、菜好了,靠煮饭、炒菜时柴火余热的影响,锅里的水也开了。灶头建造者一般都有点乡土气息,在灶头上画一点吉祥的图案,写上几句喜庆的话语,有的人家还专门上了点颜料,那就更显得五颜六色,十分美观了。
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爱到灶头口去的一个秘密,就是煨番薯了,每当烈火燃尽,取几个红芯番薯放入灶膛里发烫的灰烬中,过一、二个时辰等灶门完全冷下来,用火钳掏出番薯来,粗看那一个个黑不溜秋的,活像一只只生炉子用的煤球,叫人怎么也不会相信它可以下肚,然而,等到一面不停的呵去烫手的热气,一面小心地剥去那层滚烫的黑皮时,便会露出金黄色的肉体,喷出一股腾腾的热气,热气中弥漫的香味,扑鼻而来,咬上一口,烫在唇上,香在嘴里,更暖在心中......我的注意力完全被爸爸的话语吸引住了,馋的我口水直流,渴望着在冬天的时候能尝到那香糯可口的煨番薯。
上海的老灶头作用还有很多呢,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卖个关子,小朋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我们老家来参观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