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韵
书籍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是一片翠绿,生意盎然。——题记
芸芸众生之中,善良的心灵也许并非浩如烟海,但也如星星之火,称为黑夜中的一束光亮。书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复活”道路不同,却是同一个归宿,那就是“宽恕”。
书中聂赫留朵夫的心理经过层层转变。由善良真诚,对异性纯洁的感情麻痹堕落到庸碌荒谬、自私利己的存在,过着纸醉金迷的人生,坐吃山空他家族的田产,伤害并抛弃了曾深爱的玛丝洛娃,这时的他认为兽性的他才是他自己。最后身为法官的他与罪犯玛丝洛娃在法庭上相遇,并走上赎罪的道路。
玛丝洛娃曾像许多少女一样倾慕风度翩翩的留朵夫,而在遭到抛弃之后,陷入了风尘,之后,在留朵夫想要唤醒她曾经美好的心灵时,她愤怒的爆发,但这是她麻木的心灵重生前的征兆。她重新燃起了信念,最后她为了不拖累留朵夫而离开,在流浪的旅程中,和一位革命者成婚,获得了新生。
透过留朵夫,读者可以感受到人们被当时沙俄统治阶级下的社会制度管制着的悲哀,而留朵夫“复活”便是在他为玛丝洛娃奔波时正义的一面觉醒的过程。他回想着他一路上见到的一切,翻开了福音书,他刹那间清醒了,他对世间苦难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他明白了,人不应该自私的认为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人来到世上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非为己,他终于意识到“一种坏行为只是为其他坏行为铺平道路而已,可是坏思想却拖住人顺着那条路走下去,一发而不可收拾。”从这一刻起,他真正的“复活”了。
人性涵盖了人各方面的属性,时而如此,时而那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本性的胚芽。但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会自然的崇尚美德,心中都有着善良的种子。问题在于环境,它知道一切人性的弱点,通过满足你的贪欲来放大你的阴暗面、你的兽性,麻痹你的心灵,庸庸碌碌过一生。一方面,小说开头的留朵夫便是毫无灵气可言,因为他已被生活摧残成一具傀儡,过着空洞奢靡的生活。而之后如梦初醒的他发现,有的人变的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在赎罪的道路上,他打开了人生崭新的篇章。另一方面,玛丝洛娃最后拒绝了留朵夫的帮助,是因为她不想拖累留朵夫,她在如此艰难的境地,却还有一颗博爱的心,最后她寻到了真正的爱情,正是她炽热的灵魂,她的宽恕,让她重生了。
好像一直有一个类似于事实的观点:恬静,善良的灵魂,对爱的向往和对罪恶的宽恕,总是让人能达到无悔的彼岸。
曙光中学 图书馆 林中元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