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越来越高,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也不例外。虽然,手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学生查找学习资料,但是,手机带来的问题也更加让人深思。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我们给家校距离远的学生们提供了住宿,但是我们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容易被网上那些形形色色的新鲜事物吸引。
根据宿管老师反馈,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玩到半夜才睡觉;有些学生喜欢上网看东西,不小心点了插播的广告,会浏览不健康的网站;有些学生一心只想玩游戏,为了自己能在游戏里更上一层楼,便不停地给游戏充钱;更有些学生,为了防止老师、家长没收手机,学会了撒谎,编制各种理由欺骗老师、家长。
面对这种现象,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果不及时进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手机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觉得面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建立相关制度来进行管理。
一、规范手机使用管理。(一)统一保管。当周一住宿生来到学校以后,将手机与充电宝交给班主任老师保管在一个上锁抽屉里。若学生有急事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手机。(二)统一时间。在学生放学以后,班主任老师将手机还给学生。放学时间到晚上6点,学生可以使用手机。6点以后,由值班教师或者宿管老师将手机统一管理。第二天宿管老师将手机交给学生,学生再将手机交给班主任老师。(三)弹性管理。对于平时表现很好的同学,手机使用时间可以适当增加;平时表现较差的同学,手机使用时间可以适当减少,比如到教师下班再把手机还给学生。
二、建立举报有奖机制。举报同学私藏手机和充电宝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奖励。奖励根据学生的爱好可以适当变化。
三、加强手机宣传教育。利用班会与国旗下的讲话引导学生良好地使用手机,告知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以及不可浏览的信息,要合理运用智能手机,发挥手机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健康使用手机的习惯。
一方面,在这种制度下,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联系家长,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适当放松又不至于影响学习。另一方面,规范了手机使用管理,以及有举报机制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将手机一直偷偷放在身边玩的可能性,也减少了撒谎骗老师彻夜玩手机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我对于校园里的手机问题管理的拙见。一味放任学生玩手机是不可行的,但是管制过于严格,也会适得其反。校园手机管理犹如治水,只有疏堵结合,才能改变现状,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手机,更健康地成长。
奉贤区惠敏学校 图书馆 金婷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