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语文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在我看来语文课是所有科目里最感性的,但是家长们对语文的学习大多是能够在最后期末考试的得分上得到高分,并没有真正理解过文字背后的含义。如果只将它当作一个沉重的课业负担,潦草学习,囫囵吞枣,那么语文教育只能是印在孩子们脑海中的一些简单字句的组合。用正确的方法让他们理解语文背后的人文,体会作者深刻的情感,是作为语文老师的一节必修课。,
曾经看过一节老师上语文课的视频,老师让孩子们用不同的词语描述自己当前的心情。刚开始,孩子们用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短词,“难过,高兴,兴奋,快乐”诸如此类的经常在生活中用到的词,刚开始想到这些并不难,但是随着接龙的时间增长,这类简单的常用词孩子们已经找不到了,磕磕巴巴也再想不到新的词语了。在这个时候,那个语文老师做了一个引导,让孩子们不要局限于两个字的词语,他们的思维自此逐渐发散开来。“兴高采烈、欢喜交加”从孩子们口中说出,这些成语在语文课本中逐渐走了出来,让他们体会到这些成语并不会课本上死板的成语,而是可以切实体会到这些成语是可以表现当时人物心情的。随着挑战的升级,老师让他们找能够表达感情但是整句话里并没有出现明显感情词的句子,允许他们翻看语文书找词语或者句子,孩子们的翻书声逐渐响起,他们迫切的想要明白诗词里的句子是不是表达了情感。他们找到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再细问他们意思时,他们只是朦胧感觉这句话词语中有悲伤的情感,却因为没有感情词而找不到合适的表达词汇。
于是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将感情融入到诗句中,让他们明白诗词的深层含义,尽可能用语言勾勒出文化的世界。这种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我教会了他们关怀,于是他们将学会的知识回馈于我,曾经有孩子看到我冬天冷而关心我,让我多穿衣服,也有还在在我不高兴的时候小心翼翼的靠近我,试图哄我开心。他们也会在完成了我交给的任务完成后,高兴的给我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可以温暖我让我铭记并且在此汲取力量继续前行。他们都说要感恩老师,感恩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教导。而我更想要感恩这些孩子,是他们让我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所有的温暖瞬间,都会让我不悔成为一名老师,也不悔将自己的年华奉献给这些天真善良的孩子。
初来工作时,我也会常常在深夜思考,我的未来究竟想要被自己描绘成什么模样。也会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问过自己这是否是我想要的生活的问题。而在某一天,我早上起床踏入校园听着那一声声的老师好,突然就有了答案,我十分喜欢并且为见证了孩子的成长而感到满足。非常荣幸我能成为一名老师,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我也许并没有特别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特别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依旧会坚持努力的工作将教育工作者的事业融入自己的血液。将自己对语文中的人文情怀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后辈,看着他们能够从书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从书中找到指引前路的方向,我与有荣焉。
南小图书馆顾琳玲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