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站上讲台,让生命唱歌
发布日期:2022-03-17    作者:南桥小学 丁艳馨   点击率:

时光飞逝,坐在电脑前写字的我已经是一位工作了六年多的语文教师了。回顾这多年的过往,曾经的我一直都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一个教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而当我真正了解于漪,这一位为了中国教育事业奉献了终身的教育者,走进她的思想,了解她的经历,我才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伟大,站上讲台,用生命唱歌的快乐。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于漪老师这样讲述她心中的教师职责。是呀,教师的工作是教给学生知识,促使学生成才,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因此,教师首先要会教,要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打造适合他们的课堂。而于漪老师也正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一个“会教”的老师。在一次采访中,于老师回忆自己在刚踏上讲台之初,也曾被评价“不知道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面对这样的评价她却毫不气馁,她选择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白天,她站在教室窗外看别的教师怎么上课;晚上,她又挑灯夜战,看着参考书琢磨教学设计,在不断学习与思考中迸发出教学的灵感,克服缺点,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渐渐地,她不仅找到了语文教学的大门,更是为优化语文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的“歌声”熏陶了学生,也让更多的语文教师感受了用生命吟唱出的美妙。

于老师的这段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个新手教师,我还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面对着台下的学生和听课老师,我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脑子里总是想着各种各样可能突然发生的情况,忘记教案了怎么办?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怎么办?学生要是回答错了我又该怎么纠正?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一节课下来,老师紧张放不开,学生的表现也非常拘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很苦恼,也陷入了对自己能力深深的质疑。想起实习时读过的于漪老师的作品,想到她对青年教师的鼓励,想起她的过往,我告诉自己:“我要做得更好!”要想克服上课中的种种问题,首先得改变自己的心态。站上讲台,成为全班学生目光的焦点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想办法克服。所以,熟悉教案是我克服紧张的第一步。只有充分熟悉了教材,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烂熟于心,就能解决上课过程中突然忘记教学环节的尴尬,也就胸有成竹了。而针对学生答不出或者答非所问这样的问题,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否太难脱离了学生的能力?一旦对学生的能力和回答有了预设,就能提前准备好后续的引导,老师上课就更加放松了。

而在教学设计上,新的统编教材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全新的课文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无疑是给了年轻教师巨大的考验。但于老师也告诉我们,教师一辈子都在学习。于是,我以于老师为榜样,重新研究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问题也去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反复打磨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的环节,精确打磨课堂提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教学中的“艺术家”,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向前。渐渐地,我也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门道”,面对学生,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我不再紧张。站上三尺讲台,我终于听到了生命的歌声!

如今,九十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依然心系教育。我多年前在一次讲座上有幸与于老师有过一面之缘,身躯瘦弱却精神矍铄,讲到教育依旧思路清晰,给人启迪。于漪老师是将教育作为了自己的终身事业,这多么值得我们钦佩!于老师是教师的标杆与旗帜,是年轻的我的榜样,在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教师最耀眼的珍贵品质。我想,在我漫长的教学之路上,我也会和她一样,用充满爱意的目光注视着台下的学生,用微笑去回应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用努力克服困难;用执着不断追求进步。我也会追随者她,用我的青春去灌溉祖国的花朵,在站上讲台时,让生命唱出最动听的歌声!

南小文游图书馆 顾琳玲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