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情分析
初接班时,我们班只有5名学生,两年里陆续转来了两名学生。现今班级共7名学生,其中5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2名智力障碍学生。我们班学生基本能够自理,但偶尔需要老师、助教的协助,其中1名学生程度重,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班级学生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习惯,但由于学生的持续增加给好习惯的养成带来了阻碍,学生行为习惯还有待培养;同学之间有交往的需求和意识,但由于其特殊性也多缺乏社交的能力和技巧;学生愿意参与各项活动,但以往很多都是帮助学生包办,因此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习惯都比较薄弱。且部分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突出,学生心理也容易受挫。
二、育人理念
特殊学生发展水平和行为表现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也有很多共通之处。我结合校训“诚爱”,以“诚”——忠诚、真诚、诚信;“爱”——关爱、友爱、珍爱,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形成了至诚至爱,共同成长的育人理念。
三、班级发展目标
白杨寓意着坚定向上、积极正能量、稳定纪律、坚韧不拔……我以白杨作为标志,希望能够在“诚爱”的教育浇灌下,承“白杨”精神,建成自信、阳光、友爱、诚信的班集体,成为“乐学习、享生活、会合作、能生存”的“诚爱”学子。我校是一所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特殊学校。我根据我们班级情况,将班级的年段发展目标定为以下内容(见表1):
表1 班级年段发展目标情况表
发展 目标 |
低年段 (1-3年级) |
中年段 (4-6年级) |
高年段 (7-9年级) |
乐学习 |
遵守课堂常规,参与学习活动 |
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
自主计划和管理学习活动 |
享生活 |
能够独立完成个人一日日常生活 |
能够在一日活动中有自己的休闲活动 |
有兴趣爱好,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一日活动 |
会合作 |
能够和老师、同学友好相处 |
能够和老师同学互动合作 |
掌握合作技巧,能够和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
能生存 |
有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初步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
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 |
掌握生活技能,能够自主管理,参与“工作” |
四、实践做法
扎根“沃土”,“杨”破新芽
班级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承载着一个班级的点点滴滴。班级是土壤,班级文化是生长点,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师生的成长。我结合二年级特殊学生的特点,利用结构化教学法中结构化设计原则,通过物理环境结构化、作息时间结构化、工作制度化和视觉结构化,将“白杨”精神融入到班级文化中。通过结构化的文化建设,时刻提醒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班级常规,我知道
根据《中小学学生守则》的要求,结合低年级特殊学生的实际,秉持狠抓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宗旨,形成了“白杨公约”,并将公约制作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学生在日日熏陶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其次,对班级环境进行分区和布置,设立“小白杨活动吧”“小白杨展示吧”“小白杨阅读吧”“小白杨种植吧”等多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都进行相应的结构化的布置,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功能区,多样化的了解和学习知识和要求。低年级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知道了各功能区的功能,能够自觉遵守相应的规则,他们是班级的参与者。到中年级时,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班级中每位学生能够自主管理一个功能区,他们成为班级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学生在进行迎新、开学仪式、班级板报等班级环境布置时,会一起参与完成。学生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和满满的成就,是对班级的强烈归属感,成为班级的主人。到高年级时,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可以进行自动、自主地管理和建设班集体。
2.一日活动,我做主
班级中设立“小白杨签到处”,引导学生入校后操作签到。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采用不同形式的作息时间表的设置和使用。低年级采用张贴图文结合的磁片,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课程表,知道每日的课程内容;到中高年级时值日学生能够每日书写课程表。针对有个别的学生采用个人作息时间表,根据学生的能力使用实物照片、简笔画或是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了一日的活动及要求,自我管理自己的一日活动。到高年级时,将作息时间表进行泛化为个人工作系统,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计划和管理能力。
3.完成活动,我能行
低年级学生由于基础能力薄弱,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也不足,且学生学习速度慢,学习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我采用结构化的视觉布置,如张贴小圆点、桌椅角、课堂常规提示图片等方式,通过视觉提示辅助学生理解要站在哪、如何排队和其他各项具体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要求和日常规范。到中高年级时,能够不需要视觉的提示,自觉做好每日的各项活动。
浇“水”施“肥”,促“杨”成长
白杨要茁壮成长需要汲取营养。落实德育课程,我结合班级实际,通过班级“白杨茁壮课程”为“小白杨”浇“水”施“肥”,促进白杨茁壮成长。
1.班本课程,“白杨固根”
结合班级实际,利用班会、午会等为主阵地,开展“白杨学规”“白杨修身”“白杨明礼”“白杨树信”的系列班本课程(见表2)。“白杨学规”,学习基本的规矩,引导学生适应课堂,适应校园生活。“白杨修身”培养学生的休闲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白杨明礼”培养学生知礼、懂礼、有礼,能够诚以待人,友善相处。“白杨树信”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自信、坚韧、独立。
表2 白杨茁壮课程表(部分内容待完善)
班本 课程 |
课程 主题 |
班会主题 |
具体内容 |
白杨 学规 |
课堂常规,我知道 |
小身体,真挺拔 |
认识身体的各部位,能够有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
指令,我要听 |
知道要听指令,能够跟着指令完成动作或任务 |
||
小小手,我会举 |
认识手,知道如何举手,在引导下举手回答问题 |
||
我会大声说 |
知道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能够响亮地回答问题 |
||
课前准备我做好 |
知道课前需要准备什么,做好课前准备 |
||
活动常规,我遵守 |
排队真整齐 |
知道排队,能够整齐地排队 |
|
学会等待 |
知道要等待,学会等待 |
||
我会轮流 |
知道轮流的规则,轮流进行活动 |
||
大手小手,安全出游 |
知道外出实践的注意事项,能够安全出游 |
||
学习实践,我管理 |
我是班级小主人 |
了解班级中的各项事务,能够管理班级各功能区,完成岗位劳动 |
|
计划,我会做 |
知道计划如何制定,能够按计划完成活动 |
||
白杨 修身 |
我会玩 |
你好,玩具 |
认识各种玩具,了解玩具的玩法 |
我喜欢 |
我喜欢 |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
|
白杨 明礼 |
待人有礼 |
我爱我的学校 |
了解学校和班级,知道学习和活动的各项场地 |
你好,老师和同学 |
学会如何打招呼,积极和他人打招呼 |
||
友善相处 |
我会分享 |
知道要分享,愿意和他人分享 |
|
感谢老师和同学 |
爱护老师和同学,能够积极帮助他人 |
||
好朋友 |
认识朋友,掌握和朋友相处的技巧 |
||
学会合作 |
学会合作 |
掌握合作的技巧,学会和他人合作 |
|
白杨树信 |
我会做 |
我会收拾书包 |
知道要收拾,能够将书包进行收纳整理 |
我会洗手 |
认识双手,知道洗手的方法,能够独立洗手 |
||
班级劳动我参与 |
知道班级中有哪些劳动,积极参与劳动体验 |
||
心向阳 |
一起玩,真开心 |
知道开心和不开心,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的喜悦 |
|
挫折,我不怕 |
感受挫折,当遇到挫折时能够寻求帮助 |
||
打败情绪小怪兽 |
知道不同的情绪,掌握缓解情绪的办法 |
||
会工作 |
劳动岗位我会做 |
知道班级中的各项劳动岗位,有效地完成劳动岗位任务 |
2.活动体验,“白杨立魂”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能力薄弱,能做的事情比较少,课余生活比较单一,缺乏活动的能力和机会。除了积极组织参与“康健节”“生态节”“阅读节”等校园的八大节庆活动和共建单位的融合活动,我还积极进行班本活动的实践,帮助学生更长时间地体验、感受和学习。主要进行了“白杨阅读吧”“白杨会生活”“白杨出游啦”三项班级实践活动。“白杨阅读吧”为每日开展阅读活动,通过打卡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白杨出游啦”有每日的午间散步活动和每学期的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白杨会生活”包括超市购物活动、春种植和秋收获的活动体验。通过丰富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在活动中掌握,同时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个别补偿,“白杨塑形”
特殊学生中也有“特殊”学生。除了集体的各种课程和活动,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个训、课余时间等为不能适应班级的学生进行补偿性的个别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视听注意力、动作的控制等基础能力,促使学生学习理解并遵守规则,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静下来学习。
修“枝”剪“叶”,立德树“杨”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学生认知发展比较薄弱,对规矩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我采用制度化的管理,通过制度为白杨修“枝”剪“叶”,培养成才。
1.开心劳动,强能力
劳动强体,劳动启智,劳动育德。针对班级学生能力弱,缺乏劳动的机会,没有劳动的意识和技能的现状。班级实行了“白杨爱劳动”的班级劳动制度的设立和实施。低年级时为“白杨会劳动”,班级每周三中午进行集中劳动,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分配劳动任务,帮助学生理解要求、参与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同时,增加特色岗位,如“午睡枕分发员”“黑板清洁员”和“阅读本分发员”等,优先发展能力好的学生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带动值日制度的初步实行,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中年级时,实行“白杨会值日”,设置学生能够完成的劳动岗位,慢慢打破以往优生值日,利用伙伴合作的方式,让优生和“差生”两人一组为伙伴进行值日,培养学生形成自发的劳动习惯。到高年级时,实行“白杨竞劳动”,进行劳动岗位竞选,让学生掌握了各项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发挥学生不一样的劳动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自发、独立完成劳动。
2.积极争章,齐向上
班级学生有着他们的特点和特质,我通过“白杨争章榜”奖励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每日评、每周评、每月评和每期评的“进步杨”“优秀杨”“友善杨”,促使学生自我觉察,积极争先。低年级时,利用学生喜爱零食、贴纸等物品,进行“即时奖励制度”,塑造学生好的行为表现。同时,利用午会或班会等时间,根据班级情况,结合学校每周行规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行规的培养。中年级时,实行“奖励兑换制度”,通过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张贴贴纸,在课后、午会、班会等时间进行奖励的兑换,从最开始的一天一兑换到一周一兑换。高年级时,实行“积分制度”,将学生的表现量化成积分,引导学生通过积分进行物品的兑换,利用周五的午会进行一周一兑换到后面的一月一兑换到一学期一兑换。
3.同伴互动,树榜样
同伴是很好的玩伴和榜样。我发现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行为,学生之间会互相模仿。因此,我采用“白杨树榜样”的策略来帮助学生习得好行为,成为好榜样。低年级时,课堂上当学生表现不好时我常常会表扬另一位表现优秀的学生,并说出他哪些地方做得好。这时,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会马上模仿。带领中高年级时,在作业布置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保质完成作业。但也有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或总是不交作业的学生。积极发挥班干部指导和榜样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众“杨”成林,凌云而上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教育不仅只是学生的成长,更是老师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当所有人都能够在这个集体中成长,使集体迸发出昂扬的生命力。
1.温馨对话,喜乐共享
各种通讯的发现为家校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平台。结合班级情况,主要在微信群中进行“点赞白杨”聊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赞白杨的点滴进步。通过“私话白杨”和家长单独联系分享学生的生活、学习,提出不足、进步、针对性的教育方法等。通过“白杨茶话会”进行每月、每期的线下交流,让家长、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互动、参与实践体验。
2.家校训练,建构成长
除了在校对白杨的培养。我们班级部分学生入校少,在校时间短,大部分时间都是居家的状态。而且部分学生能力薄弱,需要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大量的操作练习。我积极和家长沟通学生在校的情况,指导家长每日对居家学生进行“白杨家训”,包括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如执行行为口令、坐站姿等。指导家长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包括个人自理能力、劳动、课外实践。对个别特殊学生,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个训”,引导家长在家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
3.学习交流,解决困扰
我们班有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障碍程度不一,能力发展水平差距大,需要得到的指导也各不相同。像班级中有一位非常挑食的自闭症学生,他需要饮食方面的指导,我将自己阅读到的非常好的饮食指导的文章分享家长阅读,共同学习交流,解决困扰,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同时,发挥学校的优秀资源,邀请家长参与相关的讲座,找寻专业力量的协助。
五、特色成效
学生从刚开始入学时的不适应,不遵守课堂规则……的散沙状态,到成为一名懂规、知礼、有德、有能的好学生。部分情绪问题突出的学生也渐渐安静下来,积极、开心地参与各项活动。学生的自理和劳动能力有所进步,有了劳动的意识,部分学生养成了劳动习惯。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乐于参与各项活动,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表彰。同时,学生的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能够正确阅读,保持阅读习惯……每个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进步。班级也慢慢成了一个友善、阳光、自信的大集体,获得了新成长班集体的荣誉。这几年的时光,也让我成长快速,从开始的懵懂,到跌跌撞撞地摸索经验,不断完善、进步走向成熟。几年里,班级教育管理成效显著,带领过班级获得过区级优秀新成长班集体,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也在去年成功成为一名二星班主任。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在特殊教育的教育中,后续我将继续秉持至诚至爱,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因材施教,在努力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中和学生共同成长。
惠敏学校 图书馆 张林钦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