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短短两周,漫步在南京师大的校园中,并排的梧桐树粗健而有力,古韵随之而来。每天的两场讲座充斥的大脑,各种知识的交汇,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甚至怀念起大学生活,憧憬大学生活。
无数场的讲座中唯独一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教育的核心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啊,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师,要拥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而这份爱体现在平凡的工作中。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着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着学生思想的瞬息万变,爱的方式也在发生的变化。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从教六年的我听到这句话时,豁然开朗:原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重在赏识孩子。怎样去赏识学生呢?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和家长要善于观察学生,从细微入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特点,鼓励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使其对未来充满希望。
优秀班干部应是风,一缕春风;其他学生是水,一池春水,风生水起相互辉映。在教育的天地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朵激越的浪花,让一个班集体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这股风,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无风不起浪”,让教育死水一潭;又不能狂风大作,让教育失控。润物细无声是春风的追求,百舸争流忙是春水的境界。
(二)学会宽容学生的缺点
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它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目前的落后,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
记得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小林同学引起了每一个任课老师的注意,他很可爱,但也很可恶:上课时会故意乱叫,随意插嘴,每当这时,老师总要多注意他一些,可他居然感觉很好,认为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了。上课尚且如此,下课的他就可想而知了,经常有小朋友来告状,说他打人。可你只要一批评,他先是不承认,见你板起脸来,他就会熟练地说出那一句经典台词:“老师,对不起,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你原谅我。”面对这么个顽皮又天真的孩子,我觉得粗暴的批评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走近他,宽容他,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上上之策。
于是,我和小林的父母进行沟通,探讨如何共同教育孩子。小林的父母告诉我,他们也管,可是管不好,有时管狠了,奶奶就护。于是我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原因:第一,家长管得不到位,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教。第二,家长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要么就打,奶奶再一护,就完了。第三,可能家长还不知道怎么管教,方法不当。接着,我又介绍怎样辅导孩子完成相关的口头作业,然后复习,最后预习第二天的课。家长主要是检查督促,使之养成好的习惯。现在管是为将来不管。家长听了连连点头,还一再承诺要配合老师管好小林。
第一个星期,小林就明显有了进步,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思想,家长也高兴。原来家长很怕见老师,现在主动和我联系。后来的联系中,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1.建议家长有空孩子尽量自己接,以便于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表现。2.建议家长和孩子定好合约,不完成作业不准玩,在学校打架回来就教育,教育孩子时让老人离开。管就要管得彻底,要让孩子心服口服。3.建议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慢慢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
他在集体中学会了约束自己,在关爱中成长起来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第一学期的期末当上了我们班的“班级争章小达人”!在把他的特色章贴上墙的那一刻,我居然和他一样兴奋,一起激动。
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呢?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不忘初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希望,让我们有继续的力量。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一样。”
塘外小学 图书馆彭兰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