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辅读学校,我接触最多的就是特殊孩子的爷爷奶奶,父母基本不参与家庭教育,但是爷爷奶奶因孙辈的特殊性心怀愧疚,平时比较宠爱放任,再加上他们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由此就导致了这些特殊孩子行为习惯比较差(比如,上课跑来跑去,躺地上,摇桌椅),情绪问题也比较多(不肯做操,不去专用室上课,总是嘴里发出“噪音”等等)。面对这些情况,怎样才能改善这些特殊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关爱学生,取得家长认可
在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特殊孩子的家长们都因为我是年轻教师,而对我投来了不信任的目光,对我的话也表示怀疑、不配合。要知道和老师相比,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但是怎样才能取得家长认可呢?我经常利用班级微信群向特殊孩子家长反映孩子的点滴进步。当家长眼见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在校的进步后,家长在放心的同时也会对孩子有信心起来,愿意配合老师做工作。
小怡是一位重度自闭症儿童,行为规范较差,喜欢撕纸巾,揉纸团,坐地上,还时常会跑到老师办公桌找食物吃,嘴里总是会不断制造些“噪音”。面对她的种种情绪行为问题,任课老师均头疼不已,同学们也不喜欢她。
对于她的课堂行规问题,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纠正。比如,坐地上这一行为,我总是立马喊口令让她起立,刚开始没效果需要我扶她起来,但久而久之,现在只要一出口令,她就会马上地站起来坐回位置上去。
几年来,我和孩子们也习惯了她的“噪音”。一个偶然的机会,面对她的“噪音”,我也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天中午我正在网上搜索一些音乐为儿童节做准备,在试听音乐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怡竟然安静了下来了,整个中午都没有制造出任何“噪音”。自此以后,中午休息时间成了我们班级的小小“音乐会”,大家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小怡的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
小怡的进步,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作为班主任,不能剪掉任何一条线,我们应该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小榭因为性格执拗,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唐宝宝,做任何事情都是随心情(不愿做操、不愿上专用室的课),向家长反映她的在校情况,家长也说没办法。这天下午,我们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活动,当大巴士到了,准备排队去大门口时,她突然闹起了变扭,无论怎么劝说都不愿从椅子上站起来。于是,我提出了建议,让她去门卫处等家长来接,可是她也没有接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没办法,我只能电话联系了她的妈妈,想让妈妈在电话中劝说她,结果还是没有效果。最后我边劝说边拿着她的书包往门口走去,眼见书包被我拿走,她终于起身,但是开往电影院的大巴士早已经开走了……
电影过后,我针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并采取了以下的做法:在确定看电影的时间后,我会提前一天通知家长,让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对于小榭,我则告诉她,看电影当天得告诉我去不去看的决定,如果前一天与家长商量后,当天还是不愿意配合排队的话,下次我会直接让家长中午来接。在之后的一次看电影活动中,这一招竟然起了作用,一说排队,小榭没有犹豫立马行动了起来。
二、赢得助力,促进家班共育
想要改善这些特殊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光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行之有效。那么怎样才能点燃特殊孩子家长参与激情,形成家班共育意识呢?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1、专题微型讲座。
迎着青春的脚步,不知不觉我们班的特殊孩子们也迈向15、16岁的花季。比如,上学期就有个别老师就向我反映,小曹经常会跟着女老师或者陪读女家长后面;小杜和小何吃完饭后总是手拉手进教室等等。针对他们青春期问题,我利用周五的“碰头会”开展了一次青春期的微型讲座,向特殊孩子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种种青春期表现,希望引起家长重视,并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在行为习惯上配合学校慢慢对他们进行纠正,引导他们采用健康、合适的异性交往方式(运动分散,兴趣转移,音乐治疗,参与集体活动等等)。
2、家校成长手册。
结合特殊孩子在家的情绪行为表现,我设计了一本家校成长手册。手册内容如下:(1)文明礼貌(2)不乱发脾气(3)不乱扔东西(4)不拖延(5)自己整理。家长按照手册内容每天对孩子进行评价,每周五班级再开展一次班级进步星的评选活动。活动开展后,特殊孩子们对这本成长手册极其在意,时常在班级里讨论自己得到了几个微笑章。而特殊孩子家长在记录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了,班级微信群逐渐也热闹起来:群内会时不时出现谈论孩子在家表现的声音,孩子变得有礼貌了,乖巧懂事了,爱劳动了……
回首9年的班主任工作,尝遍了酸、甜、苦、辣,我深深地感受到虽然成长的过程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但成长的过程亦是等待花开的幸福时刻。
还记得那天是我休完产再一次踏进校园,远远就传来学生们熟悉的声音“尹老师,尹老师来了……”,走进班级,迎面而来的是他们温暖的笑脸。他们知道我生了宝宝,于是都围着我问长问短,“尹老师,你把宝宝生出来了吗?”“尹老师,你生的男孩还是女孩呀?”“尹老师,宝宝叫什么名字啊?”一连问了好多这样的问题,我都答不过来,有几位学生还做了贺卡来欢迎我,着实让我感动不已!虽然他们是特殊孩子,但他们并不是一颗顽石,我相信只要倾情付出,定能换来孩子们的真心回报。
惠敏学校 图书馆 翁惠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