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乐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家校连心,共绘蓝天
发布日期:2019-09-17    作者:奉贤区古华小学 李晓妍老师   点击率:

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代替不了的。因此,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承担起相应责任,而不是把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推给学校,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时的一项重要任务。

多年来,家访始终是我们联系家长和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有效手段。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习惯、生活环境及父母的教育理念等,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便于与家长交流学习建议,指导其开展合理的家庭教育。在学期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对每个家庭都进行了一次家访,对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都进行了了解。在平时,主要通过QQ、微信等交互平台与家长进行学习方法等交流指导。

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首先要引导家长定位好角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家长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无刻都影响着孩子。在家长会及平时和家长沟通时,我都会和家长强调榜样示范的重要性。其次要帮助家长读懂孩子。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需要我们认真去读。孩子的共性我们要读懂,不同年龄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主要教育内容是什么,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在哪里等等问题,需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个性我们也要读懂,不同孩子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行为差异、环境差异等,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潜能,在进行教育时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最后,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养成上,要注意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严格要求,有错即改;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我班的小男孩儿——陈彦博。还记得他刚来上学的时候,头总是低得很低,好像很害怕跟别人有眼神接触,也不说话,哪怕是和他同龄的其他孩子。他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总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跟别人说话,手里自顾自玩着橡皮等小玩意儿。因为和其他活泼开朗的孩子相比,他比较特别,因此我对他的关注就特别多。我选择从家访入手,想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在第一次家访的时候,就听她妈妈聊起彦博的性格特别内向,在家也是话不多,很乖巧,喜欢自己看书玩耍,或是和姐姐一起玩。于是我建议彦博妈妈在平时多和他沟通,多陪伴他,鼓励他说话。可以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让彦博做一次主人,他应该会很乐意招呼自己的小伙伴。因为相较于父母,孩子可能和同龄人更有话说,所以可以多创造些与同龄小朋友交往的机会。这样就可以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在课间,我决定和彦博谈谈心。在谈心的时候,我是蹲在小朋友的桌子前,和小朋友有了眼神交流才开始谈心的。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不会有压力,这是像朋友之间的平等的交流。意料之中的,他没有开口说一个字,眼神也经常闪躲。于是,我只能从侧面入手,让其他小朋友主动找彦博玩,我相信,有的时候,同龄的孩子会比老师的话语更有感染力。我也会经常在课间摸摸小朋友的头,鼓励他和其他人一起玩耍。在他某方面做得好的时候,及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他,增加他的自信心。在和彦博妈妈沟通时,我也会建议她多表扬、多鼓励,这样利于打开孩子紧闭的心扉。并且提出希望能让彦博留下来上晚托班,想让他多习惯和其他人相处,试着慢慢放开一点。果然,努力总是会有好结果的。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转变,以及和家长的多次沟通、配合,彦博现在相比于之前已经开朗了许多。最令我惊喜的是,他能够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了,虽然只有那么几次,但是这个小小的转变足以令我激动许久。

由此可见,只要家校一条心,就能形成教育合力。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加强家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奉贤区古华小学 图书馆 仇艳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