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记忆很清晰的是,几年前在老师口中无意间听见了这番言辞,说是钱钟书先生写的著作《围城》里的结尾句。
那时只是惊叹于这句话的深义,怎么能概括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世界的假象。
我承认自己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大抵是接触书本的时间都比他们长久,这也要感谢于我曾经的国文老师,从小就让我在这环境中耳濡目染,时间长了,读书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在课外的时候,我会经常地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实话说,我对书还是很挑剔的,多半些书籍我都不太喜欢的。偏爱的却是那些生涩的,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
我见过林徽因小姐笔下的细水长流,见过鲁迅先生笔下的简约凝练,见过杨绛先生笔下的素朴自然,见过许多许多优秀的文人以及优秀的书籍。
对于读书这件事,我的态度也是极为认真的。我希望读书是终生的,尽管如今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科技越来越发达,但那些书籍在我眼里看来,远远比那些具有诱惑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当你把书籍中所有的知识都吸收了,落笔写文一定会更有风采,甚至于如有神助。
汇贤中学 图书馆 陈益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