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再读《童年》有感
发布日期:2020-05-29    作者:奉贤区西渡学校 六(3) 汪童怡    点击率:

 

2020年寒假是一个漫长又难忘的假期,每天都有新冠肺炎的震撼消息,让我感到惶恐不安。在这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我回到了我的书海中,回到了高尔基的《童年》里。

第一次读《童年》时,我总感动于外祖母给予阿廖沙力所能及的温暖和怜惜生活在沙皇统治底层困苦不安的劳动人民。而今读它,我憎恨没有人性的沙皇。

此刻对比阿廖沙,让我感到格外温暖和幸福,不再惶恐不安。在疫情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表现得淋漓尽致:爱心的捐助不间断;全国专业医护人员积极响应习爷爷“舍小家,顾大家”的号召奋勇奔赴前线救护患者;李克强爷爷及国家官员亲临现场关心慰问许多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为他们加油打气;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顾疲惫的防疫宣传、卫生消毒、测量体温……。这些情景,在阿廖沙童年里从没有出现过。

除此之外,此时此刻更多的感动充满我心头。

面对凶猛的疫情,我国不惜一切代价启动了全国一级响应,杜绝人们聚集而交叉感染。我感动,因为强大的祖国给了我们周全的保护。

在天寒地冻的夜晚,当我躺在温暖的被窝时,警察却不畏寒冷坚守防疫执勤;在前线,许许多多的医生和护士正在与时间赛跑。我很感动,他们舍去的是自己的亲情,换来了的是我们的健康和平安。

患者在得到医生们及时的抢救、专业的治疗和护士们耐心、周到的护理和照顾时,他们却因连续作战,部分医护工作者不幸感染病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非常感动,是无数奋不顾身的英雄们拯救了许多面临死亡的患者。

《童年》让我真正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时代里,生活在有优越制度的国家里,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我却还能享受“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育。当疫情结束后,回到教室时,我们要比以前更认真地学习,用扎实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当遇到挫折时,我不会再抱怨,而把它们当作是一种磨炼,我想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就是这个道理。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乐观向上,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指导老师:唐凤鸣

西渡学校 图书馆林丽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