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上海马路的情怀——《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1-04-15    作者:奉贤区泰日学校 七(4)班 何奕婷   点击率:

上海,历史文化的见证者,现代进步的推动者,永持初心的革命者。每一条路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读完惜珍的这本书,上海在我心中更加魅力非凡了。

是什么样的马路永不会拓宽?马路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翻开书本……

书里介绍了上海的20条路,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将上海马路的万种风情呈现在读者面前,保留下马路耐人寻味的一面。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东路——举世瞩目的中华第一街。南京东路是上海市商业中心之一。作者将南京东路的历史、建筑等,用笔谱写出一幅连环画。仿佛我正站在路上,望着穿梭的人群、热闹的夜市、炫彩的霓虹灯。整条街道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而南京东路最吸引我的,是西方的建筑,这洋气的外观,让我不禁想起电视里那一幅幅的画面,那时的“夜上海”该是怎么样的呢?

好奇心点燃了我继续读的兴趣……原来,19世纪70年代,外国的消费品大量涌进了上海,洋杂货店也越来越多。闭上眼想一想,当时南京东路的商业该有多兴盛啊!

这一点更让我确信:这就是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精粹,海纳百川的上海!

看完这本书,我想起我曾走过一条路——梧桐路,那可能是最窄的一条路了,只能容得下三个人一起走,但它来头可不小,它与豫园主人潘家、徐光启都搭得上界。那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那条路充满了老城厢的味道,这就是老上海留下的痕迹吧。那里多数住着老人,生活气息特别浓。狭窄紧凑的感觉是我最喜欢的,那里没有高楼大厦,听不见城市的吵闹,有一种古镇风味。

在这繁华城市的背后也有安静的生活,两条截然不同的马路,写出形形色色的故事。一条一条的马路,组成上海的风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上海马路的情怀,更让我为之骄傲,我是一名上海人。

《永不会拓宽的上海马路》这本书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上海。这“永不拓宽”的马路中蕴藏了许多文化故事。也许它很窄,也许它很宽,也许它很有名,也许它并不起眼……但它们拼凑起来是上上下下整个上海!


指导老师:黄瑞群

泰日学校 图书馆 周秀红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