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从书架上随手拿了一本课外书准备阅读,当我打开书的目录却被一篇名叫《母爱的力量》的文章标题深深吸引,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位在40岁高龄才生下儿子的母亲,因为儿子体弱多病,所以让儿子学习拳击,儿子却不听话到处惹是生非。母亲几乎每天都打儿子,而且边打边哭。一方面是气儿子不成材,另一方面又心疼儿子。儿子就这样在母亲的棍棒下变得发愤图强,在一次拳击比赛中赢得了冠军。母亲也为此感到骄傲。就在儿子20岁的时候,一次在公交车上儿子把霸占“孕妇专座”的男人打的头破血流。按照惯例母亲又拿起了棍棒鞭打儿子,但这次儿子却感觉不到疼痛感,因为他的母亲已经打不动他了。儿子想起从小到大母亲的鞭打,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他知道母亲是因为爱他才会打他。
生活中也是如此。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记得有一次,我的作业没写好,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我用了三个小时也没完成。妈妈一气之下打了我,打完之后,我没哭,妈妈却哭了起来,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我想了想其实妈妈是心疼我,又有点气我做事没有原则。我的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我的好绩离不开妈妈,因为不管春夏秋冬妈妈一直陪着我,哪怕我写作业到十点或十一点,妈妈也一直在我身边。
被母亲打,自己固然疼,但母亲的心更疼。为了子女能成才,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她不得不狠下心。
打,其实也是一种爱。母亲是多么不愿意打我们,她爱我们还来不及呢。我们做子女的要学会理解母亲,体谅母亲的良苦用心。在我们以后的时间里要听妈妈的话,做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指导教师 季昭娟
金汇学校 图书室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