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而马谡是其中的主角。马谡是马良的弟弟,他为人聪慧,自幼熟读兵书,长期在刘备帐中当差,未受重用。因他平时夸夸其谈,刘备对他颇有成见,到死还嘱咐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马谡在失街亭之前,作者几乎没怎么描写他,写马谡只有寥寥几笔。诸葛亮挥师南征初捷,马谡奉刘禅之命带酒帛犒劳将士,诸葛亮以礼相待同时和他探讨平定南蛮的计策,马谡说一攻心为上,此计得到诸葛亮的肯定,并在七擒孟获中取得大胜,于是马谡深得诸葛亮的信任,随提为参军,并在诸葛亮身边听用;此后马谡又出了离间计使曹睿怀疑司马懿有篡权之心,使司马懿被贬。应该说从这两次为诸葛亮献计建言,看出马谡确有才华,为人聪慧,但说到底,他就没有带兵打过仗,缺少实战经验,也就是在诸葛亮身边出出点子而已。谁知这样一个夸夸其谈的人却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在守街亭一战中受到重用,并成为带兵打仗的主帅。
街亭是咽喉之地,对手又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事关蜀汉江山生死存亡。马谡应该不辜负诸葛亮的重托,初次带兵更应严格按照战前诸葛亮的再三嘱托,要依山傍水安营扎寨,谁知马谡实地考察,彻底推翻了诸葛亮的计划,并反过来还嘲笑诸葛亮用兵过分谨慎,更不听副手王平的劝告,一意孤行,将大军驻扎山上,天真的认为,大仗开始,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一往无前,必胜无疑。结果恰恰相反,司马懿把几十万人马将马谡驻军围的水泄不通,断粮断水,使蜀军又饥又渴,不攻自乱。司马懿的大军攻来马谡看到了叫士兵往下冲,可没一个敢动的,马谡被司马懿堵在山上下不来了,好不惊慌。幸好靠王平掩护捡回了一条性命。最后还是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吓走了司马懿,否则蜀军将全军覆没。
失街亭是马谡的罪过,夸夸其谈,自认为饱读兵书,目中无人,连诸葛亮的话也置之脑后,自己从未带兵,不知战场凶险,轻易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结果使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夸夸其谈害己又害人。
马谡的下场是可悲的,给我们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做人做事要实实在在,不能读了一点书,有了一点知识就自满自足,夸夸其谈,以为自己了不起,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擅自违背上级的命令,另搞一套。实际上自己缺乏锻炼,不懂得书本知识与实践状况有距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胜利。
失街亭是小说,是故事。马谡是一个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反面人物,其实现实中类似马谡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我们切勿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做人做事要实实在在。
指导老师 钱肖丽
阳光外国语学校 图书馆 吴金龙老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