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有什么?有加冰的可乐和多汁的西瓜,有纳凉人的低声细语和蛙噪蝉鸣,有嗡嗡旋转的风扇和陷入粘腻梦境的午睡。还有,尸体和秘密。看《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完全是一个巧合,深处隆冬的我突然开始怀念夏天,于是就决定看本有关夏天的书。
“夏天”、“烟火”是很美好的两个词,但后面的“我的尸体”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吸引了我的主义。行文上下都是淡淡的讲故事,还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故事场景,比如隐在森林边界的石城墙、夕阳下放了水的晒田、夏天傍晚的人家,还有小孩子喜欢的冰淇淋、悬挂在吊灯下面的蚊帐,一切与夏天有关的东西都在书中出现,怎么看都是像一部小清新的日漫,可是这一切被称为尸体的我看见,美好也惨烈,清醒也黑暗。
这本书以一个九岁孩童的角度“我”来讲故事,但是“我”在第一章的结尾已经被人从树上推下,摔死在坚硬的石头上了,“我”从会说话能呼吸的孩子变成冰冷沉重的尸体。这本书作为乙一十六岁的处女作,很明确的反应了他的风格,黑暗残酷。
“我”死了,却还能看见这个世界,“我”看见了凶手的害怕,看见包庇者一直在处理我的尸体,看见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不熟悉的路人。
我重新思考孩童的本性。他们纯粹的天真无知,是否也是他们的极恶?他们的动机很简单,“不愿受伤”“想要快乐”之类。这些简单的愿望,他们可以不择手段的去实现,因为孩子总是被幸福纵容的对象,抱着名为“天真”的恶果,尽兴的探索,天真而残忍。
孩子,真是拥有着纯粹的天真与残忍。我久久无法忘怀书中展现的一个画面。“宛如喷泉般的夏日烟火从桶中喷射出光的粒子……”我沐浴在烟火下的光明之中,而阴影藏在“我”身后悄无声息地张开血盆大口。此后我无人问津,三个罪大恶极之人,安详地坐在供奉神明的神殿前,微笑的迎接属于我的未来……
指导老师:熊安丽
奉贤中学 湖畔图书馆 侯益辉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