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铺子》是矛盾先生描述一二八事变前后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一家百货小商店由挣扎到倒闭的故事。
林老板开的是一家卖东洋货的小商铺,但当时日本入侵东三省,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而林小姐因穿着东洋货,在学校里备受排挤的辱骂,想和父亲说,让父亲给她做一件不是东洋货的新衣服,但看到父亲恐怖的脸色,就没敢说。
那时的当权者就趁机剥削民众,林先生不得已把金项圈拿去贿赂,他的铺子才得以开张。但事实是残酷的,铺子虽然开张了,但街上的人都是乡下人,这些可怜的乡下人连饭都吃不起,再便宜也买不起这些东洋货,上午的收获是零,给了林老板不小的打击。但他还是得努力,下午终于转了16块,虽然有8块是赊账,不过生意总算有点起色了,可是人家来收利息,一天的钱又没了。
后面的几天,林老板因为“大放盘”。生意果然不错,林小姐和母亲都十分高兴。但好景不长,上海客人前来要债,只能把收账的钱大部分给了上海客人。各路人都打压林家铺子,打压林先生,最后一家三口逃走了,铺子里的东西都被抢完了,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林家铺子》通过林家铺子的倒闭,反映了民族商业的厄运,也反映了广大农民随着时代的变化苦难加深而逐渐觉醒。林家的悲剧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写出了当时国民党的腐败政治和他们趁着民乱之时,大肆的掠夺,敲诈和欺压小商人和贫民的罪行。
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社会矛盾尖锐复杂,人物关系更为混乱。在那时,人们为了生存下去,拼命挣扎在生死线上。在上层官僚资本家的眼中,只有自己是高贵的,下层卑微民众就必须要听命于自己。
时代,可以成就一代人,也可以毁灭一代人,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
曙光中学图书馆林中元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