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作者乔治.奥维尔,知道乔治.奥维尔是因为《一九八四》,知道《一九八四》是因为马东的#奇葩说# 里的董小姐。董小姐讲了一个老大哥的故事,我一听那么有隐喻,于是就去看了。看完启发挺深,作者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力让人折服,关于阶级,关于各种主义。因为看了《一九八四》,所以对《动物庄园》 也产生了兴趣。
曼纳农场里的动物因为一头濒死的猪的理想之梦,开始了推翻农场主即人类的革命之路,他们制定了七诫,要打造一个动物平等的理想庄园。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结果是动物庄园里的动物没有比在人类的压迫下生活的更好,反而更加吃不饱,更加被压榨,只不过压榨者从琼斯变成了拿破仑。七诫一条条被打破,最讽刺的是最后只被修正剩下一条: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小说的结局是猪穿着人的衣服,像人一样站立起来。拿破仑为首的“猪”与皮尔京顿为首的“人”欢聚在一处,他们举起酒杯,觥筹交错间达成全面和解。这让我想起了《一九八四》里作者关于阶级的定义一一一世界上可以分为三类人:上等、中等和下等人。这三类人的目标永难协调:上等人要维持现状,中等人要抢上等人的位子,下等人呢,如果还有目标的话,就是要消除等级的分别,创造人人平等的社会。”
对于动物农场里的下等动物们来说,任何历史变更只是意味着主人名字的改变而已。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放只四海而皆准。所以动物们只能学到B以前的字母,因为不需要你思考,也不允许你思考。可能这也就是像乾隆这样的政治家实施文字狱的原因,他需要的不光是奴隶身体,更需要的是奴心。乾隆十三年执政风格的变化绝不仅仅是因为孝贤纯皇后的去世,而是统治者维持统治地位的需要。
这是一篇政治寓言,因为缺乏历史背景,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不知语出何意,特地去查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这篇中篇写于《一九八四》之前,我看的时候也觉得肯定比《一九八四》早,《一九八四》里的隐喻还是非常明了的,也更加有现实意义,说明作者的构思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我喜欢《一九八四》更多一点。看了别人的书评我才明白,原来理想之梦、两头猪的斗争、九条恶狗、风车之役都是有来头的。动物庄园的时代背景要明显的多,假使不了解的话会少了很多的阅读乐趣。《一九八四》的时代背景要少得多。
作者曾经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亲身经历苏联控制的西班牙左派表里不一的权力斗争和清洗运动,所以有很多愤慨。加之作者曾在缅甸工作过,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也颇多反感。作者曾经是个共产主义者,后来右倾,变成社会主义。作者通过自生经历让他对社会阶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有种直觉,动物庄园里那头叫本杰明的驴子,就是作者本尊。他洞悉一切,却沉默不语。只在自己的朋友鲍克瑟被出卖时大声疾呼,当然也无济于事。是的,一切都是徒劳。
所谓平等,所谓自由,所谓乌托邦的理想主义,都是不存在的。
肖塘中学 图书馆 杨玲芳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