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那么怎样做才算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书中提到了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对每一个孩子持有美丽的期待,不吝啬对孩子的表扬,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的最有效的办法。我们班有一个随时都管不住自己的捣蛋鬼——小杰,喜欢乱跑不说,上课要么不听,要么随意插嘴,是老师特别关注的存在。一天语文课上,小杰听到了他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拼命要发言,还忍不住站起来,叫着“老师、老师”。我喊他起来,一开始他有些结结巴巴,但我耐心地等待他,鼓励他,他越说越流利,虽然语言幼稚,但充满趣味。我真诚地夸奖他语言表达能力很棒,小朋友们也将赞许的掌声送给了他。小杰顿时满脸兴奋的神采。暑假开学至今,我发现在经常的鼓励、表扬之下,小杰越来越安静、学习上也渐渐自律多了。
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经常会为班级内的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伤神,《正面管教》一书告诉我们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当不良行为出现后,帮助孩子认识到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并一起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共同约定要做的事情、怎么做,并在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从而习得新的技能和品质。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获得了新的启发,希望能在更深地研读的基础上,更好地领略书中精髓,在生活和工作上进行尝试,在和善而坚定地氛围中引领学生们更好地成长,获得必要的人生技能,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和幸福的人生。
古华小学图书馆 仇艳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