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遇到不少问题:作文课上分析多了,学生们往往写得千篇一律,不讲吧,他们又不会写。于是,我听了一些作文课,看了一些作文书,这本《作文九问》让我受益匪浅。
我一直觉得大量的课外阅读就可以让孩子写好作文,直到我遇到小吴同学,一个小书虫。他的阅读兴趣浓厚,每次提到什么书,没几天他就买了,他妈妈很支持他阅读,他也读得很认真。可是一篇250字的作文就够他抓耳挠腮的了,有时连字数都不足,无话可写。
因此,没有课外阅读积累的孩子写不出好作文,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写作的技巧十分重要。这也是本书的作者蒋晶军老师的观点,我十分认同。蒋老师是一位在教学一线工作十余年的特级教师,去年到现场听过他上的作文课,觉得他的作文教学很特别,也很有成效。这本书的内容也是直指要害。一问:没内容可写,怎么办?二问:开不了头,怎么办?三问:就是写不长,怎么办?四问:语句磕磕巴巴,怎么办?五问:总写些陈词滥调,怎么办?六问:中心混乱,怎么办?七问:不会写外貌怎么办?八问:不会写对话,怎么办?九问:不会写心理怎么办?这些都是孩子们在平时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蒋老师给出了很直接、很实用的方法。针对没东西可写,蒋老师说:鸡毛蒜皮的事可以放大写。真没东西可写,这种烦躁就可以写,书中提供了很多范例让读者明白鸡毛蒜皮的事怎么放大,读起来很有意思。再比如:写说不出现“说”。方法之一是替换成为:喊、问、辩解、辱骂、大呼小叫、窃窃私语等。方法二就是用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替代说,引出对话。张三说:“我没办法啊。”改为: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我没办法啊。”篇幅长了,文章的内容也更丰富了,而且这些方法是学生学了就可以用的。
其实这本书是写给孩子看的,读起来趣味性很强,方法的指导也很接地气,孩子读了一定会很有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书中的方法,让自己的作文教学更有成效。而且,该书还有下册实践篇,有待我们继续阅读,进一步学习。
青村小学图书馆 周欣晔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