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向上海人民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无数志愿者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重任在肩头
她是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既要每天上课批作业,又要担负起学校的数学教研工作。新冠疫情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线下转为线上,“三尺讲台”也换成了“钉钉平台”。汪老师针对线上教学及时开展教研活动,提高云端教学效果。
疫情期间,她不仅参加区教研活动交流《云端,肖小学子的数学之旅》,而且还组织肖塘小学数学组开展区域线上教研活动,她也上了一节线上公开课《三位数减法(4)》,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教研员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线上教学期间,她时刻关心着她的一百多个孩子们。课余时间,和孩子们视频聊天,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课中,给孩子们录制教学微课,帮助孩子们学习巩固新知识。课后,针对后进生,给他们开小灶,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使命在心间
在社区封控期间,她是一名社区“大白”,在抗疫的警铃拉响时,践行党员的使命担当,主动请缨参加小区的志愿者,担任南桥老街325号楼组长的职务。她给这栋楼建了一个群,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325号大家庭”,整栋楼48户人家一百多号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来负责,大家戏称她为“大管家”。
封控期间,作为“小阳楼”的大管家遇到诸多棘手难题,高血压的老人需要高血压药、孕妇需要特殊消炎药、重病的妹妹眼充血需要就医、医院转阴回来需要关心的叔叔……。面对困难,她选择迎难而上,展现了特殊时期党员的特殊责任、特殊担当,用“白加黑”“五加二”的专注和坚持,沟通协调社区干部和居民,为“325号大家庭”解决一件件难事。
作为“小阳楼”,她不仅协助居委做好小区封控、疫情排查、物资配送、维护秩序等工作,还关注楼道消杀,安抚整栋楼居民的恐慌情绪。当家中孩子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做志愿者时,她坚定地说:“这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她就是肖塘小学的汪梦茹老师。一个暖心的大管家,尽己所能、无悔付出,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