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的一天,我乘车路过奉浦大桥,看到紧贴在大桥的东侧,有两个长颈鹿似的大吊车正忙碌地摇头晃脑,几根粗大的柱子从黄浦江里拔江而起。这是要造桥吗?怎么像变戏法似的冷不丁地就冒出来了呢!好奇心促使我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在网上查起有关奉浦大桥的信息,结果一下子把我带回了30多年前。
据记载,解放前夕,奉贤共有桥梁5824座,是典型的江南桥乡。然而桥再多,还是缺了一座。一条黄浦江使得奉贤与闵行隔江相望,人车过冮长期靠摆渡。随着城乡交往日益频繁,摆渡的压力与日俱增,严重时要等上3个多小时,这成了奉贤交通的“瓶颈”,奉贤人民的“心病”。
那时,奉贤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在黄浦江上架起一座桥。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奉贤在1988年就成立了大桥筹建指挥部,后来由于筹资困难等因素,筹建工作停顿。1992年,离休老干部葛祥怀第一个为建设大桥捐款1000元,一场“众志成城建大桥”的捐款热潮席卷奉贤,最后共捐款77万元。虽然这笔钱离筹建大桥所需的资金相差甚远,但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几经努力,奉浦大桥终于在1994年开工建设,1995年10月26日,全长2201米的奉浦大桥正式通车。通车当日,近20万群众自发上街共同庆祝奉贤历史上首座过江大桥顺利竣工,可以说万人空巷。此前,江泽民爷爷还为奉浦大桥题写桥名,为奉浦人民最终圆梦绘上浓重一笔。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奉贤大桥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奉贤的交通,方便了人民的生活。此后,闵浦二桥、闵浦三桥,还有虹梅路过江隧道,在奉贤先后建成,加上现在扩建的奉浦大桥,我们已不再望江兴叹,黄浦江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相信我们奉贤的明天越来越好!
指导老师:顾莉梅
育贤小学 图书馆 汤敏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