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树叶间的间隙照在地面上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斑。天空湛蓝,偶尔几朵白云悠悠从头顶飘过。我坐在教室里享受着这份大自然带来的喜悦,读着我要在下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发言稿。
为了锻炼本班同学各自的能力,班主任把值周的主持人工作交给我。作为一名上课发言吐字不清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工程。
于是,之后的几天晚餐过后戴上耳麦的哼唱;听着里面标准的朗读声,做题途中,偶尔的水果;睡前长达半个小时的阅读都被朗诵声所代替。经济学领域的“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我的“朗诵生涯”,真正重要的人和事只有20%,我们应该将80%的时间用在它们上面。接着,周末来之不易的午睡时间,去往补习途中原本在车内无所事事的时间……成为了我诵读的好机会。
由于一周的努力付出,当我再次拿起稿子时,我由原来的拖拉长音、口齿不清,摇身变为字字清晰节奏分明。说来简单,实践才觉不易。诵读时,当老师真叫我朗读时,我还是紧张的越念越低,约念约快,低到最后自己都有些喘不过气,怎么回事啊?我再次沉淀心情,做了一个深呼吸,,,再慢慢地,,,按照我听到的麦克风里面的标准播音,,,周一的升旗仪式,难免会遇到感情充沛的段落。这时做到情不断,气不断的高要求就相当难了。练习时尽力把自己带入语句中,可成果却不尽人意,内心不由有动摇起来。
最后一次看向稿纸,是与这相处的最后一晚。纸张的一角微微卷起,本光滑平整的纸张变得折皱不已。纸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是我与成功逐渐拉近的距离,掠过每一行的字句,都有我反复练习的痕迹。美国编剧阿伦.索尔金首尔金说“你会跌倒,但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跌倒过多少次,只要你站起来次数比跌到的次数多一次就好。是的,多一次就好,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先把手边的一件事做好,再多一件,再多一件。扪心自问,自己所做的全部确实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从刚开始对着稿子,生硬难嚼到现在的张口就来我心中的不安定,转眼化为乌有。
在抱怨喊累被自己的进步欣喜感动所替代的过程中,时光转瞬即逝。周一如约而至,烈日如匕首狠狠地刺进眼眸。勉强迎着强光抬起眼,开始了我的“表演“。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下台后,才后知后觉的紧张起……
帕蒂.史密斯曾说,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更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微风携去了我的辛劳,却带不走我美好的记忆,同样带不走,我在这一次次尝试中的坚持不懈,更不会让我忘记成功在努力之后,你只有尝试了,去做了。才知道其实这并不难!
指导老师:顾爱红
解放路小学 图书馆 张权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