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我就负责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目前的我对这一工作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相应的技巧。班主任是陪伴班级学生时间最多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处理许多琐碎的工作,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开学刚刚一周,我就感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困难性,这次的骨干班主任经验分享讲座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
首先,身为一名班主任,要足够了解你的学生,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对什么过敏,有什么注意事项……班主任要成为学生贴心的服务者和陪伴者,也要成为耐心专业的引导者。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各不相同,要设置不同的层次难度,且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通过设置奖惩机制,设置班级小岗位,设立动态雏鹰争章,榜样示范生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做到因材施教,方法要因人而异。学生如果出现行为问题,要分析行为本身的功能和目的,发生这个行为之前有什么征兆,是否自身诉求没有达到,或者周围环境发生变化;行为发生时具体表现是什么;表现出这个行为是为了达到什么诉求,是为了满足自我刺激,还是为了获得零食玩具……有时,同一个行为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事因人而异,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行为问题,用更合适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愿望和诉求。
最后,身为一名班主任,经常要和家长联系,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是我需要继续学习思考的。家长的学识、成长经历造成了不同性格的家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养态度也是不同的。在我们班,有的家长非常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经常在要求被拒绝之后大发脾气,不停哭闹。在开学第一天,许多家长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教室里留到了第一节课,教室也变得乱糟糟的,十分吵闹,孩子看到家长在就开始撒娇,有的哭,有的要抱,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管理班级纪律,也不好意思直接请家长离开。事实上,家长留在教室,孩子就会不自觉的依赖家长,老师也不能很好地训练行规,开展课堂。后面几天,我请家长上课时离开教室,本来担心孩子们会不安,会哭闹,但他们都能很好地遵守上课纪律,认真听讲。这次讲座也提到,面对溺爱型的家长,可以将家长不在时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告知家长,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学会适当地“放手”,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同时在家里也要少宠孩子,不能孩子一哭闹就答应孩子的各种要求,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希望我能在这一年中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与班级的孩子们共同成长!
奉贤区惠敏学校 图书馆 金婷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