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发生的背景。从书中,我们体会到时代背景差异带来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没有绚丽、花哨的文字,仅以一种平实、质朴的笔触,娓娓叙述那个年代的各种人间真情,尽展人生百态。
那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时代。民以食为天,“食”是那个时代里的头等大事。书中的孙少平家境贫困,在念高中的时候,正处在青春年少的他,每天吃饭都要等同学散尽后仓皇地取走自己的黑面馍,这一切都困扰着少平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但他并没有因物质上的贫穷而消沉,每天沉浸在书的世界里,饱饮思想的甘露。文学的感动让他的灵魂轻盈而自由,内心充实而快乐!
人的灵魂可以轻舞飞扬,但身体却无法挣脱现实的束缚。孙少平结束三年高中学习,只能回到双水村,回到贫穷的现实生活。回村当老师的美好愿望,也因村干部儿子顶包,化为泡影。现实告诉他,只能像他父辈一样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不敢想象自己就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一辈子,他苦恼,他烦闷,这种苦恼发自于一个青年自立意识的巨大觉醒。他已经22岁了,不甘于在家人设计的生活框架中,干自己的一份活。他要走出自己的路!为了追寻美好的明天,他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当小工时默默承受石头磨烂背上的皮肉,当煤矿工人时敢于面对死亡的威胁……
孙少平身上坚毅的品质和对美好明天执着地追求,深深地感动了我。这本书感动我的还有书中各种真挚的情感。
我为润叶与少安因所谓的身份差距而隔河两望的爱情唏嘘;我为少安对少平说“不怕,还有我哩”深厚的兄弟情而暖心一笑;我为小霞发生意外,少平痛彻心扉的哭喊,在相约地点的痴痴等待而落泪!
这本书让我明白美好明天需要执着地追求;让我明白何以亲情,何以爱情。
爱和执着,让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图书馆林中元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