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功夫花在课前 减轻学生课后负担——读张仁利《“后茶馆式”教学》有感
发布日期:2019-03-18    作者:奉贤区古华小学 盛萍   点击率: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

核心是一个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上海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让我们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怎样的,看似老师少讲多听,学生读读议议练练,实为教师功夫用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做周密的预设。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钻研透教材,充分把握学情,准备相应的教学措施,真正的围绕学生的学来转,这真的是在考验我们老师的为学智慧,敬业精神,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联系现在学校的现状,觉得要提出“功夫花在课前的”智慧教学,改变当前“耍小聪明”现状,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已刻不容缓。中国的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中国教育存在着大问题,呼吁教育改革 “回归教育本源”“以学生发展为本”。

其实这些理念由来已久,我们都可以从国学中找到出处,譬如《郭橐驼种树》就是提醒后人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老师就是要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学校的“化育共生”的办学理念也与其一脉相承。审视现状,让人担忧。不少老师课前对所教的内容采取“拿来主义——教案拿来,课件拿来,重点内容大体浏览。别人花费半天完成的工作,其半小时搞定,看似很聪明,课前很轻松,实则缺少自己的理解思考,课前功夫化得少之又少,怎会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效益?结果课后补救:拖堂,纠错,强化练习。如此循环往复,师生都精疲力竭。如果我们的老师把课后的功夫多放点课前,那么孩子们就轻松多了。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采取措施引导教师智慧教学,舍得把功夫花在课前,把“小聪明”转化为“大智慧” ,把学生围绕教师转变为“教师围绕学生转”。学一点“后茶馆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肯花点时间在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多做点课堂预设,提高课堂效益,做有效作业,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也为自己减压。

古华小学 图书馆  仇艳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