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个短篇散文合集。暑假里细细的慢悠悠的读来,感悟颇深。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病隙碎笔》。史铁生先生已经故去两年,这位先生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他那调侃的言语,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而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都十分顺利的成功人士。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都无法把人生的意义想得透彻,而史铁生却把人生的许多哲理问题阐析得那样简单明了。每个活着的人都害怕死亡,甚至不敢提及死亡,而史铁生却把死亡想得那么简单。每个人都害怕疾病、身体的残疾,可是史铁生却把残疾看成生命中一个普通的事件,接受它,然后好好生活。
寒假里,家中身体很好的姐夫因为援非而瘫痪,我去北京康复医院探病,看到各种各样残疾人士,进行着康复训练,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对于他们来说艰难无比,我不禁十分庆幸自己的健康。诚然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对我们来说都十分的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就拥有健康吧!我想让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们懂得一个强健的体魄是多么重要。要让他们懂得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平静的面对,更努力的生活。当然,拥有健康的孩子,不去努力读书创造美好未来是多么暴殄天物。人要懂得珍惜,更要学会努力。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都说父爱如山,但是我更喜欢这样亲切的父亲。我想孩子们也喜欢这样的老师吧我们可以像父亲那样有一颗童心,能和孩子们一起玩 ,春天,带着他到田里放风筝,放的是自己的蝴蝶风筝。我们也像父亲那样对成绩很关心,但他也不勉强作者,作者数学不好,他父亲也不责怪,只要及格就行了,我也想要有一个这样好的老师。
我希望以后能和自己的学生多沟通感情,能和父亲分担一些事情,我有了什么难题,也请孩子们帮我出主意。我们就像这样互帮互助。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也应该多和学生沟通,对于孩子应该多多了解。对于孩子的现在,和将来,都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教会他们用自己理想的模式来塑造自己。
奉教院附小 图书馆 方红英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