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日点时,会上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觉得地球马上就要被太阳吞噬了,甚至有人自暴自弃,爬上地面,想着现在被蒸发也比忍受着毫无希望毫无未来的黑暗生活要好。这就是《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要让地球人明白的。
曾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抱有希望!!但是现在放眼望去一片黑暗,连星星的光芒都不复存在,他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正在移动,感觉自己就像一颗粘在黑暗这块幕布上的小颗粒,无依无靠,动弹不得,孤独就像一个大手将他紧紧攥住,他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园,未来一片灰暗,强撑的希望在这孤独的黑暗中也一点点熄灭……
影片中刘培强中校选择将伏特加扔向火花,拒绝所谓的理性,拒绝像机器一样思考,带着30万吨燃料奔向木星。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他的耳边,是17年未见面的儿子的呼唤;他的前方,是有去无回的木星。哪有希望可言?
其实作为孩子的我们何尝不得不想想:人成长到某个阶段总会意识到自己无法在父母跟前过一辈子,必须要出去闯荡,去流浪,去打拼,就像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人类只能迈向宇宙。当我们在每天上学出发前必须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带着父母给予我们希望上路还是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呢?如果我们只有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像人类逃离太阳系也必须带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球。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终于踏上社会,可能会在某个深深地夜晚,在遭受社会的打击之后,回想起父母,回想起家,想到父母的怀抱,家的温暖,就像逃离太阳系之后的人类遥望仍然安静祥和的太阳一样。终于有一天我们鼓起勇气想要放下一切回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终将一个人孤独的流浪在这大千世界,就像地球流浪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一样,出发了,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当然,纵使宇宙无边、社会黑暗,还是要抱有希望,万一就碰到新的太阳了呢?我们不能只在绝望中度过,人生处处有光明。不能因为一时的灰暗就放弃了以后的光明!
记得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了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我告诉你:就算绝望了,也会有满怀希望的时候,也会有渴盼生命的时候!聪明的,我告诉你:不能言放弃;在无尽的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冰冷的绝望中寻找希望,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亦于一种人生乐趣!”
指导教师:施美红
泰日学校图书馆 周秀红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