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学科一样,不仅承担着教学(智育)任务,还担负起德育的重任。寓德育教育于高中数学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又充分彰显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德育 数学素养 育人价值
古语有云:“人无德不立。”德是为人、为事、为学之根本。德育教育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从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开创私人讲学时提出“君子以德为本”,到今天我们依然强调德育、并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涵,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和学科教学是紧密相关的,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是提升学科素养的需要,亦是育人的需要。
一、对高中数学教学和德育两者关系的理性认识
一般来讲,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的六个方面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都属于智育的范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说数学是一门科学,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增长知识和技能,开启智慧。
但同时,高中数学也不完全是智育,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畏困难的探索精神、以及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等等这些应该都属于德育的范畴。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中可以发现,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不仅仅强调数学学科素养,还强调了立德树人。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智育和德育并举,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践路径
1、教师的言行和举止是德育教育的关键。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衣着穿戴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尤其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你所有的表现都在学生的眼里,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你的审美、你的判断、你的价值观等等无一不漏地都传递给学生,因此为人师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落到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日常中。
(案例1:开学初的某节课上,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解题,一位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另一位学生写了擦,擦了写,反反复复写了好多次也只勉强写了两行字,解不出题的他低着头尴尬地站在黑板前,底下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我用眼神示意大家停止讨论,并微笑着请这个学生回到座位。我对两位学生的解题进行了点评,尤其指出了第二位学生虽然没有完成解题,但其字迹清楚漂亮,写一手好字不容易,需要勤学勤练,值得大家学习。那个瞬间,我看到了这位学生的眼里闪过了自信的光芒。课后,这位学生主动来找我交流,并且告诉我,因为我的鼓励让他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和信心。作为新教师,我感受到了被学生认可的喜悦,同时,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2、教师的专业和敬业是德育教育的力量。对于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难度系数很高的学科,让人望而却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师的专业和敬业起着很大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认真负责、教学始终关注以学生为本的老师,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会更大呢?答案不言而喻。
(案例2:刚下课,三五个学生来到讲台边找我答疑。学生看到我摊在桌上的练习卷,不禁连连发出了赞叹声:“哇,老师,你的字写得太工整了,卷面太整洁了!”“老师,每一道题你都认真做了呀!解题过程这么完整啊!”“老师,你不是有参考答案吗?为什么自己还要做一遍?你太认真了!”……学生的赞叹引起了更多学生来“围观”我的练习卷。我乘势说道:“学习不仅是你们的任务,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如果我依赖参考答案,那么我的解题能力会逐渐下降,到时候我有什么本领教你们呢?同样,你们也不能依赖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认真做题,只有自己思考过了,才会对老师的讲解有更多的领悟,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老师说的对!”学生纷纷表示认可。那一天后,学生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了很多,也让我意识到,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3、数学的知识和原理是德育教育的素材。数学是非常抽象、科学、严谨的一门学科,公式和定理看似都是“刻板的”“枯燥的”,那么,数学中有丰富的生动的德育的内容吗?有。数学发展史、数学故事以及数学知识点和公式推导中体现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都蕴涵着德育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提炼,把教学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案例3:在讲授《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上,新课导入部分我播放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的视频片段。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调现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马上抓住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学习全红婵热爱祖国、刻苦勤奋、勇于拼搏、自信自强等优秀品质。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从学生的积极回应和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可以看出,教学和教育目标达成度高。)
总之,有德育的保驾护航,教学才能行稳致远;有教学作为载体,德育才更有的放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提升学科素养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品质,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尤其是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奉城高级中学 图书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