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高中信息科技趣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11-29    作者:奉城高级中学 汤爱华   点击率:

【摘要】 高中信息科技的的理论教学以及算法初步的教学,很多人都认为是枯燥的、乏味的。因此高中信息科技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从农村学校这一角度,通过探索、实践,探讨了可以运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趣味教学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作为农村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和了解都相当贫瘠,也鲜少有机会触摸计算机,更勿论涉足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领域。因此,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学习普遍带有距离感、敬畏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抓不住重点,理解困难、想象匮乏,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沉闷,学习兴趣缺失,课堂质效低下。

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教学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摆在我们所有农村信息科技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潜能的金钥匙,是推动学生进行求知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们在学习上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所产生的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效,关键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投其所好,从趣入手。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达到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

一、以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为抓手,营造趣味课堂。

在二期课改大力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氛围中,简单的演示文稿在满足学生的需求,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方面已经越来越显得力有未逮了。因此,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就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更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如:声音、动画、视频等等。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时,我首先通过一个模拟计算机病毒爆发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来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其次,借助《DA师》中红客为了保护劳动成果而埋藏计算机病毒的片段,让学生理解出于版权保护也是计算机病毒的来源之一。最后通过被称为2006年毒王的“熊猫烧香案”的新闻片段,让学生认识并唾弃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违法行为。这三个短小精悍的视频成功的唤醒了学生的课堂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传统益智典故及趣味问题,营造趣味课堂。

在《高中信息科技》课本中,算法设计可以说是整本教材的核心内容,它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数理基础有一定的要求,而作为普通中学,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因而对算法设计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很多研究表明,只有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潜力才能迸发,自信才能建立。因此,要让学生对算法设计有兴趣、有信心,就要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从而形成更为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要打造趣味盎然的课堂,传统益智典故和趣味问题无疑是一帖良方。

例如:在枚举和递推算法的学习中,我运用传统益智典故“韩信点兵”和鸡兔同笼、搬砖块、百鸡百钱、猴子摘吃桃、国王大臣打赌等富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原本以为会枯燥乏味的算法设计与趣味十足的情景问题之间的落差,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增强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营造趣味课堂。

身处信息时代,学生的信息量、信息面以及信息的更新速度已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如何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及时的处理这些信息,特别是课本以外的信息,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当下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BBS和信息搜索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探讨高考制度、神六、2008中国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华南虎事件、中东局势、世界粮食紧缺问题等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更能借此让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在资讯的最前沿昂首阔步,与时俱进。

四、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营造趣味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斯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灵感的钥匙。因此,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师的语言就要具有吸引力,要形象、生动、有趣。

从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来讲,我们一贯强调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是普通话,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虽然有时候方言没有普通话的简明扼要,但偶尔用来点缀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某些外国软件开发商试图利用其软件优势掣肘我国的教育、政府等部门时,我不经意的用方言脱口而出:“这些外国软件开发商像大闸蟹一样横行在中国的多个领域。”大闸蟹是上海人饮食中的最爱之一,这样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比喻让同学们在哈哈大笑之余,也更能想象和理解了迅速提高我国的软件研发水平对国家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虽说方言的运用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还是应强调在规范语言的基础上偶尔为之。很多时候,社会上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触目惊心,作为语言工作者之一的教师更不能因为学生爱听就去迎合着讲一些比较低级的笑话,毕竟严谨的治学态度仍是基础。

实践证明,趣味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架,以具体教学要求为立足点的原则下,更有效的实现趣味教学。




参考文献:

《高中信息科技》高中一年级(试验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鸣和,20044.《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及其策略》.上海:《计算机教与学》

张臻宁,20075.《发挥课程优势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上海:《现代教学》


奉城高级中学 图书馆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