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条盘踞在金刚山下的河,每次到了夏季,那条河就像一条暴动的巨龙,翻腾着怒吼。
那条河就是金刚川。
金刚川上有一座桥,那是红军唯一通向对岸的路。那也是电影《金刚川》的主角。
一切都从1953年7月12日那天开始。
金刚山上的草木在风中摇曳,层层绿浪下藏着千万双明亮的眼睛。而我们正是顺着其中一双幸存的眼来追溯那一战,一场“护桥”之战。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震惊而难过地看见了许多我们明明早已从历史书上读到过却始终难以接受的事实。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榴弹炮张牙舞爪地扑向战士们躲避的树丛,瞬息间数十人再睁不开眼;闪光弹突如其来地罩起大片金光,定格间所到之处只剩焦黑;炮弹直勾勾地对着暴露位置的高射炮飞去,炮位上的魁梧身影击成了空中飘扬的碎布。我们已是泪眼迷蒙,但冷酷的敌人却没有就此罢休——美军敌机每次狂笑着呼啸而来,降下黑沉沉的炸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支离破碎的桥体,水面上漂浮着的木板还有在水中挣扎的人们。
尽管我们很清楚地明白朝鲜战争的结局是胜利,可当看到这血肉纷飞的一幕幕,我的心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哽咽堵在了喉咙;而当看见那些在残酷的斗争一次次站起来的战士们,我的泪夺眶而出。我从未如此地理解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中,许多人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倒下却一抹泪就继续往前冲,许多人看着敌机一次一次轰炸桥体却一咬牙就直接拼命干;还有以关班长和张飞为代表的高射炮兵们,为了掩护自己的伙伴和大部队,不惜引火上升,全部壮烈牺牲。而这场战斗仅是抗美援朝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争中,还有千千百百场像这样子的战斗,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子的战士们。这些最可爱的人们!他们都是血肉之躯,可当他们将钢铁般的意志注入身体,他们就像美国兵评价的那样:“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
可他们到底是怎样做到的?他们到底是怎样用不可能武装自己的?要知道,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才十七八岁啊,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样绚丽的青春,心间还充溢着丰富的美好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他们还拥有着最鲜活的生命。他们怎么狠下心割舍下这一切啊!但由于一个简单而又伟大的原因,他们在这个最年少轻狂的年纪深深地扎根于祖国河山。那就是他们共同的信仰:跟着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建设新中国!这个信仰紧紧缠绕着他们炙热的心,是多么坚定,多么不可动摇,没有什么能撼动它的地位。因为他们所深爱的党,庇护着他们的家人,家乡,和他们所爱的一切。而他们在这里奋斗和牺牲,正是为党,为祖国的安宁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将每个人心中的千千万万个小爱在党的指引下凝聚成了他们家国情怀的大爱。他们将自己百炼成钢的身躯凿进每一片土地,为中国这条巨龙炼出了最锋利的牙爪、最坚硬的盔甲、最有力的翅翼、最庞大的身躯,为它注入无穷的力量,而最终,它也腾空而飞,雄赳赳,气昂昂,长吟一声破苍穹。
电影的最后一幕,战士们站在冰冷刺骨的水中,用臂膀架起那座反复被销毁,又反复被建起的命运多舛的桥,撑起大部队前行的道路。那一座人桥,是多么令人动容的胜利!我看着他们,看着这座桥,却觉得两者不断交融,交融,最终混为了一体。他们就是桥,冲不垮摧不毁的桥!他们是谁?他们是这群人,他们也是那群人,他们是我们的党,他们是数万万个子弟兵,他们是数万万个人民,他们是我们,他们就是中国人!我们华夏民族的这座大桥,烙上无数场战火的印记,面临过多少大风大浪,但,它依旧稳稳地立于波涛之上,载着他们各自的历史,平和地将一切沉淀。
那条河仍然盘踞在金刚山下,奔腾不息。
那座桥依然屹立在金刚川上,熠熠生辉。
我想起电影里刚开始的一幕,一群战士披着草皮从草丛中冒出一双双眼睛,如萤火虫一般明亮,那样坚定,就像是希望的模样。
我又想起那双眼的主人在回忆里说: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
“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指导老师 赵青
阳光外国语学校 图书馆 吴金龙老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