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局外人》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2-10-25    作者:上海市奉贤中学 高三(5)班 吴敏雪   点击率:

 

还未读这本书前,我就已经知晓了这本书的著名程度。这本书与以往我读过的书都不一样,带着客观冷漠的主人公莫尔索讲着周围所发生的事,如同局外人一般,而最后的升华也为一段故事作上完美的终结符号。

荒诞的故事,自然也有格格不入的主人公存在。小说简短清晰分成了几个部分:送葬母亲、和朋友度假、因杀人最终被判决死亡。而莫尔索一举一动都不太符合于常人,这在给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令人困惑:他怎能如此?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喜爱他的玛丽问他愿不愿意与她结婚,可他却说这种话毫无意义,甚至认为结婚并不是严肃的事情。而第二件事便是莫尔索只因为天热而把阿拉伯人杀了,顺便再急促地扣了三下。而他所做的种种事情最终也为被判死刑作铺垫。

满满的荒诞感来自于替莫尔索判决何罪的时候,那些人们来问他只为了搜寻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预审调查官和神父愿意帮助他,是为了让他相信他们所信仰的上帝,而不至于自己的信念破灭;律师只为了判轻罪而让莫尔索不要说话,在法庭上彻底代替了他讲话;法官在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时同样为吸引眼球而把事情捏造放大,给莫尔索加上了莫须有的罪恶标签。人们只在乎自己所想要的而歪曲他人的意思,人们亦会为了自己活着而急切需求他人的肯定。而莫尔索这时就会显得与众不同了,他冷漠,却从不求这些,他看起来像行尸走肉失去了活力,语言不带一丝情感,却无需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便能正常地活下去,在此两个对比之间,竟不知道到底谁更像真正的人一些。

而追求莫尔索为何会这样杀人,试图给他找原因的人也许也像局中人一般荒诞。为了自己的信念,一个合适的理由,我们可以努力追寻所有的可能性,而不愿意相信当事人简单的解释。就如同不断寻找意义的人,不肯相信世界的无意义一般,在这上只要加上一点点否定,对方的世界观便会轻易地崩塌。死亡的人分两种,肉体上和精神上。信仰上帝的人无非是在精神上濒临死亡后选择了依靠一种信念来活着,但是这是真正的活着吗?我认为是无从可得,但书中便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人都有两面性,莫尔索的缺点很明显,但是优点亦闪闪发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真实,为了拥抱世界的真理。他从不违心做事,哪怕是在面对死亡之时。原本有方法给自己判轻罪的他选择了最真实的死亡之路。最后一段与神父的对话中,褪去以前的状态,我们看到了生命力的爆发。莫尔索并不是如同死人一般,在试图接触真理的过程中,离自然也最近。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爱着这个世界,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人们只顾着忙不停息地生活,为了所谓的活着而忘记了很多事。理想,真我,自然。多少人为世俗名利抛弃真实的自己,成为了茫茫大众中的一员呢?而在领悟这毫无意义的生活后努力活下去,也是后话了。

最终莫尔索清空了痛苦,选择向世界敞开胸怀。即死之人选择热爱这个世界,而我们活着的这些人也更要好好活下去,为这个荒诞的世界干杯。

 

奉贤中学 图书馆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