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暑假,我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教育的初心》。本书精选了李镇西老师近几年在其公众号“镇西茶馆”中原创的精彩文章,对教育和社会热点进行评述,对教育常识问题将进行深刻思考。李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这本书中有一篇关于语文学习的文章,使我获益匪浅。在这篇文章中李先生从其当年高考92.5分(满分100分)的实例出发,引申出自己目前对语文教学越来越困惑: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因为当年自己从来没有背过作文,而只是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就可以了,但现在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为12年后的语文高考做准备,到头来居然相当多的人语文不能过关!
这就引申出两个非常朴素的问题:给学生训练了这么多的方法,但语文最初的样子是什么?学生做的考试题,老师是不是都会做?而李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由李先生的提问我回想当年我自己的英语学习,无非就是多读多写,哪有那么多的“方法”、“技巧”?对比现在学生的英语学习,我又不禁思索:学生应该读什么?(仅仅是课本吗?)学生应该练习什么?(仅仅是课本对话吗?)阅读量应该有多少?(仅仅限于教材篇目吗?)写作量又应该有多少?(仅仅限于课堂作文吗?)学生该怎样读?(是不是非要“受教育”不可?)学生又该怎样写?……
养成多读(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多写(尽可能多地实践语言技能)习惯,在不断地熏陶、感染、领悟中形成对语言的敏感和敏锐(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感”),这就是我自己当年英语学习的经历,我想可能也是大多数文科教师有过的体会。我们何不把这些质朴的道理告诉学生,并设法让他们也具备这样的英语学习习惯。
对于教师而言,我认为一定要把课上得特别精彩,要把学生吸引住。怎么知道学生是否被你的讲课吸引呢?很简单,在上课时就看所有学生是否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你,如果一双双眼睛都情不自禁地凝视着你,那就说明他们正处于特别专注的时候,他们的心被你抓住啦!如果学生觉得上你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并且下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看看课表,第二天是第几节课,然后充满期待地盼着第二天上你的课。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就已经有了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南桥小学 图书馆 顾琳玲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