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品评书法——《王羲之吃墨》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4-05-27    作者:江海第一小学 五(3)班 马紫萱   点击率: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西汉文学家杨雄说。书法,一种表现文字美的艺术形式,历经千秋万代,它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中华文明的变化。如今,书法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书法字体根据风格被分为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五大类。每一大类又被分成若干小类,不同的书法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有的笔酣墨饱,有的春蚓秋蛇,有的剑拔弩张,有的鸾翔凤翥,看了让人好不激动。

我国古代的书法家也是不胜枚举,有欧阳询、颜真卿、王羲之、赵孟頫等……其中有一段故事——《王羲之吃墨》被广为流传。

有一天,王羲之正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记了。丫鬟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继续埋头写字。丫鬟只好去告诉夫人。当夫人和丫鬟来到书房时,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问王羲之:“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说:“我的字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想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终于,王羲之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入木三分的新字体。他也被公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而今,不同的书法被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标语在大白墙上运用着楷书,力透纸背,让人骄傲自豪;春节张贴的对联则多以隶书体现,美女簪花,抒发着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老师的板书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铁画银钩,既让人看得清楚,又省时畅快;爷爷书写的字体却另人难以琢磨,信笔涂鸦,然而那又何尝不是年代与历经沧桑的真实写照呢……

继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楷书之后,如今有了第六种书体——燕书。它是现代书法家马永安所创。它入笔露锋,收笔出锋,中锋用笔,右下取势。看了这么多书法,你更喜欢那一种呢?


指导老师:徐青

江海第一小学  图书馆 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