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乎每位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但你知道其中的深意吗?你知道五谷是哪五谷吗?24节气是哪24个吗?《祖父的园子》里,萧红“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你们是不是闹过这样的笑话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记得语文课上,我们读过也背过节气歌,当时只觉得韵律真美,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并没有弄懂,老师也没有详细讲解。而这本书图文并茂,介绍节气的相关知识,以及代表性节气的相关特征、习俗、食俗和农事。让我知道惊蛰时候,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春分时候在南方有吃春菜的习俗,春笋和香椿就是很好的春菜;芒种时候,收获、播种农事繁忙,所以芒种又谐音“忙种”……这套书承载了数千年中国农耕文明的点点滴滴。
读《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让我收获众多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多的却是走进自然的向往感,和丫丫一起蹲在田野里,将成熟的水稻捏在鼻前,深深地嗅一嗅它的香味,感受一下伟大的人类在自然界中创造出的惊人力量。抚摸身上的衣着,感受着一丝织线的神奇和它温暖全身的真正含义,读此书可谓受益良多,感悟颇深。
指导老师:徐霜
泰日学校(小学部)图书馆 杨琰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