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的篇章,《屈原列传》映入眼帘。回顾着历代王朝的更替,每个王朝都有一个个爱国的贤者,而屈原也是其中的一员。在战国的后期,秦国的势力愈发强大,楚国节节败退。而在楚国国内楚王的昏庸,臣子的奸诈,导致着屈原无力挽回楚国灭亡的结局,心忧楚国却被放逐,只能以身殉国。
屈原出身贵族,他因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就被楚怀王看中,担任楚怀王的左徒,楚怀王也很信任他,当然屈原积极的辅佐国君,刚开始楚国也是安定有序、安稳和谐,在几个国家之间地位较高的。
但是楚国确有奸臣嫉妒屈原的才能,对楚怀王说了谗言,屈原就被罢免了官职,屈原非常的心痛于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
面对如此境地屈原仍然没有被打击气馁,于是在秦国正准备打击楚国之时,屈原极力希望与齐国合纵一起对抗秦国,然而张仪的狡猾,使楚怀王蒙蔽双眼坚信他的话,不仅被欺骗,也和齐国断绝了外交关系,被秦国打得不能还手,没有一个国家伸出援手,在众国之中地位直线下降,不论是大国和小国都可以来打击一下楚国,最后楚怀王死在了秦国,顷襄王上位之后把屈原放逐了。
面对国家将要灭亡,屈原其实明白楚国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挽救了,仅仅靠着屈原一人之力已无力回天了,于是屈原站在江边彻底的绝望了,他颜色憔悴,形如枯槁,感慨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问他为什么不能随从世俗,与之同流呢?但是屈原依然态度决绝,自投汨罗已死。
屈原是出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屈原也非常的热爱国家,对国家忠心耿耿,虽然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驱逐,但是他依然心系楚国,没有去别的国家,一直呆在楚国,被楚怀王想起再任用时也是一心投入于帮助国家,造福百姓。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他也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遭人陷害,热爱的楚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步步的走向灭亡。
即使在屈原去世之后,楚国也有像宋玉等贤者辅佐,但是他们没有屈原的胆量他们明哲保身、不敢直谏。但是他也是伟大的,他的离去没有给楚国带来真正的醒悟,但不可否认他是廉洁的、忠贞的,从古至今,一直撼动着我们的心。
奉城高级中学 图书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