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突然对哈利波特系列兴趣大增,在电视上看到了电影中的些许片段,便顿时起了兴趣。逛书店的时候留了个心眼,看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纪念版的哈利波特全集。于是欣喜购入系列第一本尝试着翻翻看看,不曾想看了两章就爱不释手,甚是着迷。
作者J.K.罗琳出生于英国。哈利波特故事的背景建立在会魔法的巫师与不会魔法被巫师们称为“麻瓜”的英国。
书中将哈利对斯内普教授渐渐深入的怀疑描写的极其细致,斯内普教授对哈利的不友好以及隐含的邪恶也更让读者感到惊心动魄。然而结尾确实在众人的意料之外,又像是情理之中。作者着重描写哈利对斯内普教授的怀疑的同时,又描写了很多哈利发现斯内普教授教授与畏首畏尾的“老实人”奇洛教授私下见面的故事情节,将奇洛教授塑造成弱势的一方,使读者不得不跟着哈利的思路:斯内普教授是故事的反派。可谁能想到,原来无数次想要加害哈利的,是看似胆小实际为伏地魔信徒的奇洛教授,又怎能想到表面处处刁难哈利的斯内普教授,是在洛奇教授加害哈利时,在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他的人。只因自傲的斯内普同哈利已去的父亲曾是死对头,而就是他的死对头却救了他的命,这让一向自负的斯内普难受不已。所以在老对手走后,守护着他的儿子。
其中,更有一个情节是令我印象深刻的。
哈利在无意中发现了厄里斯魔镜,并在镜中看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父母,于是每天都独坐在魔镜前等候,希望能再次与父母相遇。
这时,阿不思邓不利多教授却告诉他:
世上最快乐的人,才能在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镜子反映出的,正是我们心中最渴望的事。但镜子不能提供我们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相,人类总是在镜子中虚度光阴,甚至因此而发疯。人不能活在梦里,不要依赖梦想而放弃生活。
而作者给厄里斯魔镜取名为erised,这个词反着排序便是desire,意为愿望、欲望、希望、请求。从镜中可以看到我们最渴望的东西,我认为厄里斯魔镜有好处亦有坏处,针对的实际上只是看到镜子的人的决定。如果有人不清楚自己渴望的样子,看到后向着自己的目标正确地努力发展,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可大多数人在看到魔镜中的幻想后沉迷于其中,不思进取,甚至茶饭不思,过于依赖幻想,反而更加堕落。
可见,作者对小读者的心灵启示多么的细致入微。
阅读完第一册书后,我又去欣赏了第一册书的电影,书中的场景完美细致地还原在了电影里,使得读者对故事的感触更加深刻,这便是我喜爱哈利波特的原因!
西渡学校 图书馆 林丽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