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正文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9-01-10    作者:师生书苑   点击率:

 

第一次遇见它,我就深深地被它的两个名字吸引住了。第一个名字“《拆掉思维里的墙》”,我是大人眼中乖巧的孩子,从小就很听话,从不会忤逆长辈,惟命是从。长大后,渐渐讨厌这样的自己,因为我的思维总是局限的,不敢改变,考虑东考虑西,有时觉得自己就像小说中不知变通的迂腐书生。我渴望改变,渴望活得更精彩。所以,当我见到这个题目,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第二个吸引我的名字是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古典”,这个名字和书名多么有冲突感呀,一个古典的人却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浏览目录,我几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一点也不快乐?”,“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还是别做计划吧  ,“父母爽-我不爽的双输游戏”,“做自己,还是演自己 …… 它正是我想要的。这本书我读了整整1个月,不是因为它的厚度,而是我每读一个章节,就需要思考、消化,我真的感受到我的思维之墙被撬动。

我特别喜欢古典老师那句:成长为自己本来的样子我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本来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很多时候,我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自信,害怕失败,不敢为自己的失败承担责任。比如备课、上课时,我有很多的想法,想这样教,想那样做,可每当想到可能或有人来听课,就会没有勇气去尝试、改变,就会按部就班。这样的挣扎有很多次,内心的煎熬不言而喻。现在想一想,这自始至终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别人再怎么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过客。为什么不对自己和自己的事业负责呢?

“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为我们的梦想做点什么吧”。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每个人都有很多无法实现的梦想。 问其原因,相信很多人会是说,我没有时间,我没有钱,我工作很累,我…… 当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的时候,当岁月的痕迹一点点的爬上面颊的时候, 我们又会叹息,我为什么没有去做点什么呢,现在老啦,没有热情啦,没有斗劲啦。

其实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会知道老了后会后悔,但是就是不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去做点什么。 你说你喜欢环游世界,哪怕你去一趟日本也算出过国啊,每天把自己圈在家里,难道用思想环游世界吗? 你说你喜欢唱歌,羡慕那些在聚光灯下的人,哪怕你每天早上起来练练声啊,每天耳朵里塞着耳机,嘴巴却堵得严严的,你怎么让别人听见你的声音呢。 叹息的时候,时间也是在流逝,去做点事情吧,哪怕没有成功,但是当你老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的梦想,就算没有实现,起码也去为之努力过。人生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从今以后的我,要不断去尝试,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勇敢地在公众面前表达你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不害怕迷路,不害怕被耻笑,不断去拓展自己生活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在一个个让自己感到小小的恐惧中获得力量,让自己不断的依赖内心的强大来面对外界纷繁复杂的世界。

成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奉教院附小 图书馆 方红英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