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荐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虫荐读 > 正文
《边城》荐书
发布日期:2020-01-15    作者: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 高三(9)班 孙沫君   点击率:

 

边城能给人很多启示,我本人受感颇多,写了一篇推荐:

沈从文的《边城》,曾在初中时阅览过,对其深有印象,我认为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承载的是沈从文心中的美学思想,沈从文写出的这座边城是一座世外桃源,并非空穴来风,边城的景美、人美、人性美,构造出了一个动荡乱世中,人们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的桃花源

小说的题目《边城》,就让我有诸多感慨,通览全书后,更体会了这言简意赅的两字之中深藏的韵味。文题表层意思是边远的城,我曾不以为奇,如今方知沈从文的内涵。在当时的时代下,中华大地之上几乎已无一处天然原始的地区让人平静地生活,沈从文是要将他以及黎民百姓对理想中的一个世界以边城的形式勾勒出来。这其中既体现了如边城一样充满美的环境距人们之远,亦凸显了人们对其的渴望与追求。

小说的内容堪称引人入胜,我说沈从文这本《边城》有三美,最直观的就是风景美。前几章中,沈从文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有青山绿水的山间小边城,怎一个渌水荡漾清猿啼的世外桃源!其次为风俗美,边城中灌输进的是沈从文对美好生活的见解,那么,我想,从文先生眼中的美丽生活中必有风土人情之美,边城的民风之淳朴的的确确让每一位读者神往不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是边城人对职业的态度:在他们眼里,只要不坏,就连青楼妓女这样的职业也是能让当地人包容的。

由此,沈从文笔下的这个桃花源已被我找到了,找到了,但要说这桃花源之魂,还当属作者对人性美的诠释。

小说的主人公为翠翠,以其为主线,小说描绘了翠翠与其祖父醇厚的祖孙情,描绘了傩送、天保对翠翠纯洁的爱,给人一种淡然却又深刻的美感。然而,我认为,沈从文的《边城》之所以写得如此之绝,不仅仅只在于其对美好的勾勒,更在于他对那种纯净生活的最真实的还原。众所周知,《边城》绝不是喜剧,应是爱情悲剧,但它悲得不突兀,这是一种别样的美,一种缺憾美。悲剧之始是由于船夫与孙女的沟通不及时以及船夫与顺顺一家的误会。这样的情节说其完美否?不然;说其失败否?更不然。我想,其中体现的也是一种人性之美。在边城中,无论爱恨情仇,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式都是简单且纯真的,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这种与外面的世界截然相反的人性美,何尝不是边城的美之所在?但这样的边城又并非真是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沈从文描绘的不是寄寓其理想的空中楼阁,相反,是在人类生活中真真正正有可能出现的,那么我们不该想到写什么,反思些什么,该行动些什么吗?

《边城》故事的结尾是戛然而止的,然而这种留白恰到好处地达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沈从文没有把翠翠故事的结尾告诉读者,却留给读者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这促进了我们的反思,也将文章主旨在无形间升华。

所谓一念起,万水千山,只要人人都有心去让边城成为现实,那么沈从文的理想就不是海客所谈之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了。那么这种边城式的生活何时能与我们相见呢?我此时又想到了那句话,并化用——“这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也许明天就来了

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我们需要的是这种原始天然的环境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即使人世无常,但是人性美的希望永不曾破灭。

致敬从文先生的《边城》

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 图书馆 林中元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