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帮助小学生克服写作恐惧心理
发布日期:2021-05-18    作者:奉贤区塘外小学 周丽萍   点击率:

【摘要】写作文一直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往往害怕写作文,久而久之写作文成了一种心理负担,只要触碰到这一块,学生们就不愿意去行动,有时并不是写不来,而是一种心理的惧怕,针对此现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克服写作恐惧心理。如教师给出一定的优秀作品,扶着学生写作;教师深挖重要描写语段给学生;教师精心设计每堂作文课,巧备学生;教师教学生确定好中心思想,好好把握;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修改时,挑选一样内容的作文进行对比评讲。

【关键词】教师 学生 恐惧写作 分析 对策


每当要写作文的时候,我班孩子总是悄悄地小声议论起来:“又要写作文了。”其实不光是他们有这种反应,我记得自己在成长当中,一听到要写作文,特别是小学,也会心里一紧张,总会很严肃地对待,这其中的原因是觉得写作文是大事,怕不好好对待,就会写不好,越这样想,就越想把写文章的事推后;还有的则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就不想写,越不想写,就越惧怕写,最后,演变成一有文章要写,就变得很抵触,恶性循环,更加写不好。所以,当孩子们表现出这种心理的时候,我也是很能理解他们的。我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后,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他们克服写作心理,在教学中,也一直寻找着解决这种恐惧心理的方法,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摸索,我觉得小学生写作文的关键还是在于老师的引导,老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这几种方法,使学生慢慢改变写作恐惧心理。

一、对于作文功底较好学生

(一)教师给出一定的优秀作品,扶着学生写作

作为老师,有时我们费尽心思把写作技巧教给学生,可是仍然发现他们无话可说,不会使用老师教给的技巧,语言干瘪枯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经过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出在写作的传授上,因为老师所教的写作方法往往是割裂开的,每次作文讲解的层面是不同的,学生不会整合,当然写不好。而给出一些优秀的范文,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写作的框架,慢慢扶着写,为写好文章打下基础。加上根据作文的总目标进行设计,引导小学生模仿经典句式,或模仿构段方式,或模仿某一表达方法练笔,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语言和表达,在模仿中创造出自己的灵感,真真切切地感受写作的乐趣,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如《登泰山观日出》中“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路比作成了一张瀑布,让人感觉山路笔直而下,十分的危险。因而,在仿写这个句子时,一是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是要注意运用了比喻修饰手法后,要写出所表达的意思,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山路十分的险。“入乎其中”方能“超乎其外”,想要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模仿入手,不断挖掘自己,充实自己。

语言大师吕叔湘曾经说:运用语言除了反复实践外,重要的是要模仿,尤其要善于模仿。优秀的作品肯定有它成功的奥秘,或者语言流畅,或者构思巧妙,让小学生先学习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对于一直写作不好的学生有一定帮助。然而,我们模仿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模仿的东西化为自己所有,要不然就成为抄袭了,所以要在模仿中反复阅读揣摩,达到学以致用,创造出自己的灵感,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二)教师深挖重要描写语段给学生

文章写得好,老古有一句话,重在平时的积累。学生平时把一些好词好句摘抄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开阔学识,提高语言功底,写作起来左右逢源。可是整篇文章都是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起来,没有任何想要表达的实质内容,也就是没有文章的“魂”,这样的文章华而不实。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写得漂亮,又有整篇文章的“魂”呢?老师在语文课时,讲到重要描写语段时,就要深入挖掘,如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表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一一解剖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写作时才会变得生动。

就如《勤奋自学成大器》一文中,老师就让学生找出华罗庚勤奋自学的句子,而后圈出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他勤奋了。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勤奋学习的句子,如“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而后引导学生从“一…就…”关联词中,看出华罗庚对时间抓得紧,珍惜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在作文中就懂得用一些关联词表达出自己想要的内容。还有如“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断地算,不停地写。”学生抓住“不知道,不停地”等词语中能看出华罗庚自学时,十分专注,毫不分神。这样深入挖掘重要描写语段后,会大大提高学生描写表达的能力,写作时也会运用自如。

二、对于作文功底薄弱学生

(一)教师精心设计每堂作文课,巧备学生

“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告诉我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则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会遭到失败。教师上课也一样,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准备教程。每堂作文课的精心设计,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依据本单元的作文总目标,学生原有的基础水平进行精心设计,如本次作文是为了锻炼学生把事物说清楚,那么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会选一件物品或者一只小动物,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它的特点,有它外貌上,生活习性上,或者动作等写一篇作文,值得注意的是刚给出的事物要具有一定的特别性,能让小学生观察出其特点,这样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自然有笔下手。如写猫,怎么写呢?在第一堂课时,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描写猫的外形。第二课时,学习猫在生活习性上的特点,让学生对猫的看法写出来,有的乖巧,有的能干等。从写“猫”中精心设计作文课,再写些学生们习以为常的动物文章,如小狗吃骨头,小鸭游泳等,这样一个精心设计过程的课,学生们写作起来就容易了。

教师不但要在备课上精心设计,也要考虑到课堂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巧妙地使备教材和备学生结合在一起,才能事半功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忽视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无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有效实施教学,才能对学生有益的影响,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

(二)教师教学生确定好中心思想,好好把握

何为文章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内涵、想法等。而作文的中心思想也正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道理、想法等。

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思想。小学作文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就怕学生写出多个中心,“意多乱文”,如这篇作文写得是《难忘的一刻》,这一刻可以写出高兴,难过,惊讶,感恩等其中一个,但是这一刻写了高兴,又写难过,又写惊讶,写了很多,这样就变成流水账了,让人看不懂究竟要写什么,中心思想太多,反而变得杂乱,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小学生多数接触写的作文是记叙文,这类文,在小学阶段只要掌握写好一个中心思想既可;如果接触到一些议论文,议论文的论点也应始终不变。所以文章应紧扣一个中心思想,防止偏离题意。

在作文中,如何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呢?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就是抓住重要人物的所做、所为、所想、所感。刻画重要人物就是本篇文章的精髓。有些学生不了解写一篇文章,所有的文字都应该围绕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不是去凑字数。所以,首先让学生清楚,文章一定要为中心思想服务,要不然就是一篇流水账。如《都是粗心惹的祸》,这篇作文的重点要写出怎么样由于粗心惹祸的过程,过程中谁惹祸时的一些表现,如动作、心里、神态、语言等,体现出“粗心”这个中心思想。可是有些学生完全不这么写,反而长篇大论地写出粗心的起因,粗心惹祸的经过却一笔带过,让人读着头重脚轻,重点不分。所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很重要,语言要围绕中心思想写。

(三)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修改时,挑选一样内容的作文进行对比评讲

写作中有些学生的作文一直让人头疼,有些是不会写,有些是写得不尽如人意,如何打破这样的瓶颈,我觉得通过两篇相同作文做个比较教学,比较教学就是把这两篇相似的文章一起拿来研究,优秀的文章好在哪里,差的文章为什么差,一一对比,一目了然,这样可以让学生马上知道自己不足之处在哪里,哪些如果自己写了,文章就变得更加优秀了,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很有用。

如表现“母爱”的作文中,有这样两篇作文,都想要表达自己生病时,妈妈十分担心自己,冒着大雨急忙带着自己去医院看病,从妈妈担忧的过程中体现出母爱。可是不同水平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带给人的感觉是天壤之别,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写妈妈如何把爱表现在一件事情上,从妈妈关心自己的动作神情中体现出母爱;而有些学生就会写些和妈妈的对话,这些无关紧要的对话占了全文大幅的篇章,真正突出母爱的描写没几句。这时,老师就可以拿两篇相似的作文,单独来一一进行对比,好在哪,可能是母亲对于孩子生病紧张的心理描写很到位,也可能是母亲看到孩子身体不适,那种奋不顾身的样子从中体现出担忧孩子焦急的心里让人很温暖,也可能是环境描写很到位等;反之不足之处又是什么,一直描写自己如何不舒服,描写妈妈的话没几句等。学生一目了然,就会清楚什么是重点要写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可以一笔带过。弃除糟粕,学写精华,这样学生才会越写越好。

我们相信,在老师精心设计下,反复推敲,因地适宜地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注重积累,掌握得当的方法,他们写作水平提高了,写作恐惧心理自然克服了。

参考文献

[1]骆英芝. 每天一练笔 [J]. 妙笔亦生花,2019

[2]李永尚.谈模仿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J/OL]


塘外小学 图书馆 彭兰老师推荐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