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丰富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打开了认知外界的一扇窗,家长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如此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难持续,阅读也变得被动起来。其实,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在快乐参与中养成阅读习惯才更重要,其中关键还是语文中识字的创新思维。
可是,二年级学生面对这么多的好书,却由于识字少的障碍,造成阅读困难,那么怎么才会让孩子快速识字,养成阅读习惯呢?
这就要从思维方面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和识字窍门。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单元就是大量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而且孩子们喜欢到公园游玩,我就让他们学写有关春天的小作文练习。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饶有兴趣。比如“春天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看到许多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五彩的风筝飞起来了,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可是一旦动笔去写,却是困难重重。有的干脆放弃了。我问怎么回事。学生有的说“游”字不会写,有的“风筝”不会写,有的“翱翔”不会,这也难怪,他们识字量有限,应该识更多的字才会写出来。于是我就让大家开动脑筋,积累识字的好办法。
同学们有的说查字典识字,用部首查字法或者音序查字法,有的说联系上下文识字,这都很好。可是同音字那么多,又不能确定是哪一个?比如“游”字,就有很多同音字“有、又、油-----”好不容易选对了,却又把“游”字右边写成“反文旁”。
于是我就启发大家,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能否根据字的结构来记住他们呢?大家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这是左中右结构,有的说部首是三点水,和水有关,有的说右半部有点像“人、子”结构,于是,我根据大家的分析,综合起来说,是否理解为“人家的孩子掉进了水里,只有用方舟才能够救起,才会游动起来”呢?大家都拍手叫好。
再说“翱翔”就更难写了,于是,我就启发大家分析结构,“翱”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白、大、十”右边是“羽”,于是就有人想到了“又白又大的十根羽毛”,“翔”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羊”,右边是“羽”,有的同学就分析说“有了羽毛的羊才会飞起来”。大家不禁拍案叫绝。有的问怎么才会记住“风筝”的“筝”字,于是我让大家先找字的结构,有的说上下结构,再找部首,“竹字头”,古代风筝大多是竹子做的,竹字头是形旁,争是声旁,所以风筝才会和小鸟相争高低。
有的字结构太多,只有记结构,比如“赢”字可背诵“亡口月贝凡”、“磊”可说是三块石头,“淼”字可说三坑水……
有的字可用顺口溜来记住。比如“碧”字,可说“”王大娘、白大娘,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春”字,可读作“桃园三结义,最终得天下”;“高”字,可读作“一点一横长,口字居中堂,大口张着嘴,小口里边藏”……
经过这次写作识字课的启发,孩子们都成了小小发明家,会记住很多字的写法,识字能力增强了,这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又开拓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识字的好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识字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